“杜甫”来上课了!这堂语文课太神奇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世菊 通讯员 方改霞)“大家好,吾乃杜甫,千年前吾居于成都草堂,逢春夜喜雨,吾有所感,遂作此诗,今日与诸君共赏此雨,可否……”4月21日,在阿勒泰市中心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该校教研主任方改霞运用AI技术,把古代诗人杜甫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们跟随“杜甫”一同领略《春夜喜雨》的韵味。
课堂上,方改霞借助AI技术精心搭建了一个古今对话的奇妙场景,把“AI+教育”融入教学实践。通过动态插图生成、AI语音重构等先进技术,打破时空界限,带领学生沉浸式触摸历史温度。这种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AI让原本沉闷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阿勒泰市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胡妙涵说,“通过与‘杜甫’的‘时空对话’,我们了解了《春夜喜雨》的创作背景,并对所学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记忆。”
该校语文老师刘玉芬坦言,过去上古诗课时,课堂气氛往往沉闷,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对古诗情感的把握也不尽如人意,常常需要在课后通过背诵、记忆来理解、消化知识点。然而,引入AI技术后,诗人“走入”课堂,为学生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沉浸式教学体验。在这种全新教学模式下,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氛围变得异常活跃。
“我们很期待下一次的古诗词课,希望有更多‘诗人’能够走进课堂。”阿勒泰市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迪娜尔·哈力别克说。
据了解,AI具备超强的语音转文字、文生图、图生视频等功能。此次语文古诗词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借助AI生成意象图谱、虚拟历史场景、情感分析工具等,让“诗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把抽象的诗词情感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化体验。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极大激发了课堂活力,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轻松掌握古诗的核心内容,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AI技术为诗词教学赋能这一创新举措,既坚守了文化根脉,又拓展了创新路径,不仅为学生们带来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更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方改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