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鸟翔集乌伦古湖 摄影爱好者们沸腾了
随着春意渐浓,福海县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了一年中最动人的时刻。冰雪消融,湖水泛起涟漪,数以万计的候鸟如约而至。白鹭、绿头鸭、鹈鹕、天鹅等10余种珍稀鸟类在此栖息觅食,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
4月4日,在福海县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来自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捕捉候鸟的灵动瞬间。摄影爱好者张继勇告诉记者,半冰半水的湖面上,白鹭优雅踱步,鹈鹕振翅捕鱼,这样的场景令人陶醉。近几年,鸟的种类明显增多,连东方白鹳这样的珍稀鸟类也频繁现身。他的镜头记录下了各类候鸟群掠过湖面的瞬间,画面中冰水相映,鸟影翩跹,成为摄影圈里备受称赞的作品。
乌伦古湖环境的逐步改善,离不开一群默默付出的守护者。其中,福海县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管护员金额斯别克·卡德别克展现了卓越的专业能力,他不仅能够通过羽毛颜色准确辨认130多种鸟类,更能仅凭叫声识别50余种鸟类。这种专业的识别能力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金额斯别克·卡德别克说:“随着天气转暖,大天鹅、大白鹭、鸬鹚、赤麻鸭等20多种候鸟先后迁徙到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我们加强了巡护力度,在湿地各个区域进行巡逻,防止偷猎和破坏栖息地的行为发生。同时,到观测点详细记录候鸟的种类、数量和栖息位置。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食物短缺问题,我们根据候鸟的习性,在特定区域投饲、补饲,保障候鸟获得充足的食物补给。”
福海县乌伦古湖处于全球候鸟中亚及东非–西亚等迁徙路线上,是迁徙候鸟飞越天山和阿尔泰山的“能量补充站”,每年吸引两批次候鸟。春季迁徙始于3月中旬,至4月底结束;秋季迁徙从10月中下旬持续至11月底,以雁鸭类为主,部分鸟类会停留至湖面冰封前补充能量,年过境候鸟超20万只。
(福海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呈 常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