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当头开新局 | 112% 124% 103% 解码喀拉通克公司首季“开门红”密码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古丽娜 通讯员 张富彦 李晖
4月5日,新疆喀拉通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喀拉通克公司)生产一线“热浪”袭人。在采矿车间,井下传来阵阵隆隆作响的爆破声,满载矿石的电机车呼啸穿梭;在选矿车间,自磨机高速运转,浮选槽泛起金属色泡沫;在冶炼车间,贫化电炉放料口上千度的低冰镍缓缓流动,50吨转炉里,高冰镍吹炼的镍花飞溅……
据了解,2025年年初,喀拉通克公司即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全力推进安全环保、生产经营、技术改造等各项工作。采、选、冶三大系统协同突破,截至3月25日,这家公司交出了一组亮眼数据:完成特富矿计划的112%、完成富矿计划的124%、完成水淬高冰镍计划的103%,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以实干实绩实现首季“开门红”。
图为冶炼车间水淬高冰镍。 通讯员 贺琦 摄
谋定快动下好生产“先手棋”
开年以来,喀拉通克公司坚持“早”字当头,科学谋划全年生产布局。按照“前紧后松”的原则倒排采、选、冶生产任务,将年度指标逐级拆解为季度目标、月度计划、每周任务及日清台账,确保计划执行有合理的时间余量。聚焦“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关键节点,创新实施《春节连续生产保障方案》,形成“百万专项基金+项目部30%配套”的双轨激励机制。通过每日升井即时奖励的精准激励政策,有效提升员工春节留守意愿和在岗工作积极性,保障节日期间生产的连续性。
同时,公司推行领导班子包保责任制,对采矿关键单元实行“一对一”下沉管理,严格实行“问题解决在井下,决策落实在一线”的工作准则。通过“日巡检发现问题、周例会研判问题、月分析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持续聚焦制约产能的核心瓶颈。坚持“要事优先”原则,紧紧围绕“公司生产的重点在采矿,采矿的重点在充填,选矿的重点在设备运转率,冶炼的重点在连续生产”精准配置管理资源,采、选、冶等各单位协调发力,为争创首季“开门红”创造条件。
图为井下机械化采矿设备--撬毛台车正在作业中。 通讯员 刘钊 摄
党建引领“红色引擎”动力足
2月1日,喀拉通克公司冶炼车间进入春季停炉检修期。冶炼车间组织党员突击队攻坚克难,在近百度的侧吹炉炉膛内,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侧电炉组长加尼别克·热斯别克带领组员们裹着厚重的工作服轮班攻坚,硬是将脚下还未彻底凝固的熔体一镐一镐清出炉膛。经过25天连续奋战,提前20天完成检修任务并通过联合验收,于3月3日22时投料复产。
“故障就是冲锋号!”3月初,采矿车间党员关志坚带领抢修组抢修2号主井卷扬机低压直流调速器故障,探照灯光束下,胸前的党员徽章在寒夜中熠熠生辉:“36小时连续作战确实疲惫,但早一小时恢复就能多提炼150吨矿!”他们布满油污的工装已然凝结冰霜,却用快要冻僵的双手在检修单上签下“2号主井卷扬机恢复正常”,宣告抢修工作顺利完成。
3月28日,在选矿车间选矿浮选槽旁,党的二十大代表热西拉·热哈提带领徒弟昼夜调试新药剂配比,优化工艺流程,在刺鼻的化学药剂气味中记录磨矿、浮选技术参数,使工艺指标稳步提升。
……
在喀拉通克公司党委设立的41个党员责任区里,这样的场景已成常态。
图为侧电炉组长加尼别克·热斯别克带领徒弟查看浮选情况。 通讯员 贺琦
精益管理筑牢安全“防护网”
安全是矿山的基础。每天清晨,喀拉通克公司班子成员就已奔赴在参加一线生产班前会的路上。“今天作业区域在几号盘区,作业任务是什么,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大家是否明确……”在每周的外委项目部班前会上,公司领导总会细心询问和叮嘱每位下井职工。
“顶板边帮浮石检撬完成!作业现场确认安全!出矿班组安全确认手指口述完毕!”每次作业前,旁站监督安全的班组长都会在确认后才下达准许作业指令。
2025年以来,喀拉通克公司严格落实“117”风险研判机制,不断推进安全标准管理,通过构建全员参与的立体化安全管理体系,创新推行“三级联动”管理模式。公司班子成员带头将安全会议前移至生产现场,每天参加生产一线班前会,及时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督促严守“不支护不作业、不安全不生产”底线,为一季度生产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图为冶炼车间正在对设备进行检修。通讯员 贺琦
战鼓声声催人进。站在新起点,喀拉通克公司党委书记刘宏说:“作为新疆有色集团的主力矿山、骨干企业,喀拉通克将做到业绩符合气质,坚持‘一切成本皆可控’理念,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