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阿勒泰 | 雪岭逶迤 青松傲立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代维利)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仲冬时节,阿勒泰市的将军山与骆驼峰被皑皑白雪覆盖,一片银装素裹之中,松树以其苍翠挺拔之姿,傲然屹立于风雪之间,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与不屈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松树作为国土绿化的主流树种,以其丰富的品种和极强的适应性,在荒山造林、生态修复中扮演着先锋角色。它们或傲然挺立于山巅,或成片生长于寂静荒野,不仅美化了环境,更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守护着每一寸土地。
自古以来,松树便深受人们喜爱与赞誉。从秦始皇建驰道以青松为道树,到汉代庭院植松,再到唐宋后园林中普遍辟有的松园,松树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清代乾隆皇帝赞叹泰山油松:岱宗最佳处,对松真绝奇。江西庐山仙人洞“蟾蜍石”石缝中的马尾松,树虽不高,但因毛主席的题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而声名远扬。
松树,岁寒不凋,不惧风雪,给人以高洁坚毅之感,为历代文人所喜爱。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感慨,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描绘,以及陶弘景对松风之音的陶醉,都展现了松树在人们心目中的独特地位。作家许地山说得好:“松是中国人的理想性格,中国人爱松是因为它长寿,风飘飞雪的时节能够站得住,生机不断,能给人一种兴奋和壮美,所发出的逸韵能使人忘掉名利。”
然而,松材线虫病却给松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据了解,松材线虫病1982年首次在江苏南京的黑松上发现,造成我国大面积松林毁灭。短短几十年间,松材线虫病肆虐多地,造成10多亿株松树病死,经济损失数千亿元。国内外至今尚未找到经济有效的根治方法。谁也没有料到,生命力无比顽强的松树,面对大小不到一毫米的线虫欺凌却面临困境。
松树的遭遇,无疑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次深刻警示。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生态平衡,尊重自然规律,才能走向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