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共和国功勋之矿——可可托海三号矿脉
可可托海三号矿脉,它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稀有金属及重要矿产,为“两弹一星”等国家重大工程立下汗马功劳,还见证了新中国从艰苦创业到科技自强的历程。它是一部微缩的新中国稀有金属工业发展史,与共和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被誉为“功勋之矿”。
●哈依然·哈尼/文
可可托海三号矿脉,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天然矿物博物馆”,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的摇篮。它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稀有金属及重要矿产,为“两弹一星”等国家重大工程立下汗马功劳,还见证了新中国从艰苦创业到科技自强的历程。它是一部微缩的新中国稀有金属工业发展史,与共和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被誉为“功勋之矿”。
航拍可可托海镇三号矿坑。资料图片
三号矿脉 隐秘伟大
可可托海,位于阿尔泰山脉中段南麓,因为处于额尔齐斯河的源头,又被人们称为“额河第一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可可托海是中共富蕴县委、县政府所在地,1959年,为开发和建设可可托海矿区,县委、县政府迁出。
1930年,当地农牧民在放牧时看到地表上有色彩艳丽的石块,并将这些漂亮石头加工成装饰品。1933年,盛世才政府与苏联关系日趋友好,签约允许苏联人来新疆阿山(今阿勒泰地区)开展地质普查、勘探和开采矿产事宜。1935年,苏联人在可可托海地区发现8个绿柱石矿化点,开始对这一带进行地质勘探,采出的矿石全部运回苏联,一直持续到1949年。当时的生产工人主要来自伊犁、塔城、阿勒泰。起初,工人只有百人,后来接近千人,最多时达3000人。生产劳动工具主要为十字镐、铁锹、钢钎、麻袋、马车等,后期增加带拖斗的拖拉机、风钻、柴油机、空气压缩机等。用油灯、蜡烛等照明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之后逐渐发展为烧木材的蒸汽锅炉发电,柴油、汽油机发电。
1950年2月14日,中苏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根据这个条约,1950年3月成立了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阿山矿物管理处,下设可可托海矿场和阿勒泰矿场,共同开发建设阿勒泰地区的稀有金属矿山。成立初期,矿区面临诸多问题,一是规划、建设、开采等各类技术人员短缺;二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三是采矿工具比较落后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新疆党委和新疆军区从其他省份和部队调来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还调拨一个汽车连和独立团,解了燃眉之急。工人们以只争朝夕的冲天干劲,排除万难、艰苦奋斗,陆续建起与采矿作业配套的一系列设施,为之后的矿山大开发打下了基础。1952年,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又组建了可可托海矿管处等企事业单位。
1954年9月底,根据中苏两国协议,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苏方股份全面作价移交给中国,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开始接管可可托海矿。1955年1月1日,我国收回了可可托海矿区全部企业的经营权,随后成立了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总局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可可托海矿管处,国家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建设矿区,可可托海的开发建设也翻开了新的一页。1958年,矿管处改名为可可托海矿务局,统一管理阿尔泰至可可托海一带稀有金属矿山的勘查、建设和开发工作。
艰苦奋斗 为国分忧
1960年7月,苏联撕毁对华经济援助协议,撤回专家,根据中苏双方协议,中国需在1965年前全额偿还折合人民币52亿余元的苏联外债。苏联方面还明确表示要以可可托海的矿产品偿还苏联支援中国时产生的债务。当时正值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偿还如此巨额的债务可谓困难重重。国家要求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冬季开工,进行百日会战,开采出口当时苏联急需的锂矿石。这既是一个生产任务,又是一个政治任务。最终,可可托海提前完成了“保出口”任务。1964年2月29日,“红旗”杂志第9期公布:“到一九六二年为止,我们向苏联供应的精棉和其他食品价值21亿新卢布……同时期内,我们向苏联供应的矿产品和五金价值14亿卢布。按当年利率共折合人民币52亿余元。中国从此无外债。”这一成就的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尤其是可可托海矿区的干部职工,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情怀与担当精神。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试爆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可可托海矿三号矿采选的锂、铍、钽铌、铯等稀有金属产品,为原子弹、氢弹、航天卫星的制造提供了材料保障,为我国航空航天尖端科技的发展、“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及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东方红卫星使用的铯原子钟,正是可可托海三号矿脉提供的稀有金属铯,为此,国防科工委专门给可可托海三号矿区发了一份贺电和感谢信,上面写有“为国分忧”这四个分量十足的字,这两份文件收藏在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里。可可托海三号矿脉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及核武器研究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新中国腾飞的坚强后盾,是“英雄矿”“功勋矿”。
采矿离不开强劲的电力支撑。可可托海先后修起了3座水电站,这3座水电站按修建时间被当地人依次称作一、二、三厂房。1952年,可可托海修建第一座水电站(一厂房),它修在地面上,厂房面积不大。1958年,又动工兴建第二座水电站(二厂房),1967年2月5日,二厂房第一台机组正式发电。作为当时国内罕见的地下水电站,二厂房完全依靠人工之力,在极端严寒的“中国第二寒极”中拔地而起,1976年,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这座水电站经受住了多次地震和洪水的考验,不停歇地运行了半个多世纪。进入新世纪,可可托海水电站建设并未止步。2011年5月,第三座水电站——可可托海水电站扩机工程(三厂房)开工建设,2015年,新的海子口水电站实现了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精神永立 传承不息
可可托海矿区的建设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朴素的创业故事。四矿采矿班长、矿区第一个哈萨克族共产党员加盘,常年奔波在雪山峻岭,一年干了3年活,拼死也要超额完成任务;北京矿冶研究院选矿专家吕永信,带头跳入冰冷的矿浆池中,用身体搅拌矿浆……
曾担任可可托海矿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的安桂槐为矿区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坚定信仰、勇于担当、无私奉献,领导矿区确保了国家“两弹一星”事业的原材料供应;他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关心职工生活,深受干部群众尊敬。
一代代可可托海人,怀着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把开矿的光荣使命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精神和信念历经自力更生岁月的洗礼而愈发坚韧,于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中蓬勃兴盛,又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得以传承与发扬。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资源的有序开发,可可托海三号矿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悄然转身,迎来了新的生命篇章。2013年,可可托海矿区成为新疆首个国家矿山公园。如今的可可托海,已蜕变为集红色教育、科普研学、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地质陈列馆、三号矿脉、阿依果孜矿洞、地下水电站、87-66选矿厂等吸引着八方来客。可可托海在爱国主义教育、红色精神传承和旅游业相融合的道路上快速发展。矿区变景区,“红色”一直是这里的底色,激励着小镇永不停歇向前走。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