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气候资源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俊秀 代维利)“现在的监测设备会将风力、气压、湿度等数据直接传送到气象指挥平台,平台再根据数据综合分析,进行预报会商,最后将预报产品进行发布。”8月14日,在地区气象局气象监测点,气象装备中心工程师王定定一边对气象监测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一边给记者普及天气预报的形成过程。
气象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防灾减灾救灾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地区出台了《阿勒泰地区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暨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升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投入资金加强人影能力建设,通过组建创新团队开展科研攻关、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试验研究,完善复盘总结更新灾害性天气预报指标等,逐步实现气象预警向风险预警转变。
“目前,全地区布设地面气象观测站240余个,实现乡镇全覆盖,拥有1个国家级大气本底站、1个高空气象观测站、8部各类雷达,使用在轨8颗风云气象卫星。”地区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齐贵英说,“地区正逐步织密空天地一体化、协同高效的气象监测网络,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驶入快车道。”
2018年,在中国气象局和新疆气象局的引领下,地区气象局积极探索气象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入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和旅游气象服务能力,尤其是主动研发冬季冰雪旅游和夏季避暑康养旅游气象服务产品,雪季滚动发布《滑雪气象指数服务专报》,助力“中国雪都”更添绚丽色彩;扎实开展气象灾害预警“叫应”服务,切实筑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8月14日,在阿勒泰市桦林公园,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骑自行车、打卡拍照、喂鸽子……让心灵得到释放。
阿勒泰市桦林公园是一个集山、水、林、草等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天然氧吧”,公园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清新的空气而闻名。今年,公园又专门开放夜间区间车、自行车、蹦蹦床等项目,每天吸引2000多名游客来此游玩。
“天然氧吧”是阿勒泰地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和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挖掘高质量生态旅游气候资源,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推动发展生态旅游、健康旅游,赋能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有益实践,也是气象部门助力生态、旅游、康养等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除此之外,阿勒泰因地处北纬45°—47°世界滑雪黄金纬度带,雪质雪量雪期、气温风速湿度环境等滑雪条件均为世界一流,2018年被中国气象局授予“中国雪都”国家气候标志,这赋予了阿勒泰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每年慕名来阿勒泰观雪赏雪戏雪的游客多达百万人次,“中国雪都”已成为阿勒泰最宝贵的名片、最好的形象宣传。
“今后,我们将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要求,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一体化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努力为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气象力量。”齐贵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