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 | 阿勒泰的文学表达——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地域文化研究者杨建英
今年5月,一部名为《我的阿勒泰》网络剧横空出世,迅速火爆荧屏。一时间,街谈巷议,大有“开口不谈阿勒泰,精彩人生有失败”之势。如何看待这一文化现象,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地域文化研究者杨建英。
采访者: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强
受访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地区文联原副主席 杨建英
记者:杨老师您好!首先祝贺您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我想,能够步入中国作家行列,得益于您多年来醉心于对阿勒泰这块热土的书写吧。
杨建英:谢谢!是的,这块土地从来不亏待钟情于她的人。加入中国作协,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记者:是呀!您的话使我想起了当下最为热门的网络剧《我的阿勒泰》,这是根据本土作家李娟的散文拍摄制作的剧集,李娟也是得益于对这片土地的书写。此剧一经播出,立刻引发疆内外观剧狂潮,也引发了对这部剧的评论。作为本土作家,您对此怎么看?
杨建英:这些评论文章我看了很多,真是精彩纷呈,不乏真知灼见。他们依据各自的学养,有的分析文本、有的剖析剧情、有的评价表演、有的纵论风情,总之都是极专业的品评。
记者:可作为本地人,我们更加关注的是,这部剧对本地的文化影响是什么。
杨建英: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先要对本地文化做一个大概梳理。
其实,城市和人一样,其文化的养成、声誉的传播道路也很曲折漫长。简要回顾一下不难发现,最早的时候,阿勒泰为外人所知是凭借西北名刹承化寺。这既是一所宗教场所,也是一个抵御外来侵略的战斗堡垒。清末,当俄国企图派兵驻守“撒拉时美”时,宋教仁旁征博引,以翔实的史料考证“撒拉时美”(黄庙)即中国古代之承化寺,各国舆论为之折服。解放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阿勒泰是以独特的物产——黄金而闻名于世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电视剧《黄金缉私队》使这里名满天下(当然,这里还有著名的“阿勒泰大尾羊”)。后来,随着生态理念的强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深入贯彻,天蓝、地绿、水清的阿勒泰呈现在世人面前。阿勒泰迎来了她的黄金时代。有位哲人曾说:所谓的黄金时代,恰恰是人们忘记黄金的时候。进入新的世纪,阿勒泰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多彩的民俗风情、绝美的塞外风光,催生了作家李娟的文思,大量优美的原生态文字应运而生。当阿勒泰的绝世美景遇到李娟的惊艳文字,这种双重加持作用在一个地区身上,想不出名都难。不能不说,李娟推动了阿勒泰进入文学性表达阶段。
记者:文学性表达!怎么理解?
杨建英:当这座城市以农牧业为主的时候,城市的街头曾悬挂过诸如:“增加牲畜存栏率、大畜换小畜、长草短喂短草槽喂”等标语;当城市发展冰雪经济时,又出现了“一片雪花秀天下”这极为文气的话语;现在城市的街头干脆出现了“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这种更为文绉绉的话语,一时间使得城市文质彬彬、文气盎然。城市的整体精神风貌在转型!
记者:请您谈谈对《我的阿勒泰》的观影感受。
杨建英:关于李娟的文学密码,我想,李娟笔下的生活,对于内地读者是陌生的。陌生化是文学的一个重要元素,人总是觉得诗在远方。 当然,李娟的清新之风是肯定的。她的文字生动,笔下的人物、人的精神,健康、顽强、豁达、诙谐、勤劳,有天地之美。我想,这是大家特别是工作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喜欢她的一个重要原因。
应该说,李娟的文字曾经掀起过一轮阅读高潮,那还是十几年前博客、微博兴盛的时代;现在,又赶上短视频为王的时代,把曾经精彩的文字,通过演员的传神演绎,拍成网剧,火爆荧屏是必然的。
可敬的选题、可信的故事、可爱的人物,当一部散文改编的网络剧赢得巨大流量、当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赢得年轻人的追捧,或可以说,这是文学的胜利。显示了文学赋能文旅振兴的独特价值,获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剧《我的阿勒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借用影像艺术的丰富感染力,将文学嵌入多样化传播形式中,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吸引了大批观众,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文学与生活、文学与当下人们的互动关系。
以文艺为媒,扩大民众视野,搭建沟通桥梁,深度挖掘文化文旅资源,创意各种衍生品,形成一种文化品位与风格。李娟用文字给阿勒泰注入生命力,仿佛站在空旷的大地上,把天然的文字从土地里收割出来,平静的文字从此有了泥土的肌理和天空的瞳孔,充溢着朴素和清新。
《我的阿勒泰》的视听语言,忠实地转译了这种风格。它以久违了的慢节奏的散文诗化风格,讲述故事,传递人物的情感,通过诉诸观众的视听生理器官,产生快感,进而达于心灵,升华出精神美感。这种文化,是化人的;这种艺术,是养心的。
记者:因《我的阿勒泰》而引发的旅游“泼天流量”喜煞人也。然而,热度必会降温,今后如何保持热度、打好文学这张牌,您有什么建议?
杨建英:关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不深。只是觉得,李娟是继阿勒泰冰雪之后的又一张“名片”。我想,还是要循着李娟文学这个思路走下去。比如,建造“李娟文学馆”,或者设立地区性的“李娟散文奖”等等,相信,地区有关部门会有更好的想法。
记者:谢谢您接受采访。
杨建英:谢谢广大《阿勒泰日报》的读者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