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加快推进“阿勒泰羊”高质量发展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玮璇)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畜牧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月3日,记者从地区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科了解到,根据自治区《关于加快新疆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地区制定并印发《“阿勒泰羊”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目前正在实施推进中。
《方案》要求,要加强种源基地建设,在福海、富蕴连片区域建立“阿勒泰羊”保护区,加快福海县、富蕴县两个“阿勒泰羊”种羊场建设进度,通过建立产业体系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以及搭建校企联合创新平台等措施,推动在种群繁育、饲草加工、生产端、销售端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形成产业体系,推进种畜场软硬件基础设施升级。
《方案》指出,2023年,“阿勒泰羊”供种能力达3000只,预计2025年供种能力达6000只。要加强提纯复壮改良,加大“阿勒泰羊”提纯复壮、培育多胎型和小尾型品种力度,加大保母扩群力度,做大做强主导品种,加大良种公羊推广补贴力度,提高“阿勒泰羊”供种能力。要优化养殖模式,充分利用阿勒泰天然草原优势,让“阿勒泰羊”生产畜稳定在200万只左右;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对出栏的148万只商品畜实现本地规模养殖、高效生产。要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按照“品种良种化、养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防疫制度化、信息数据化”要求,推动适度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发挥示范企业作用,大力推广“四良一规范”综合配套措施和推广冬羔生产高效养殖技术,加快推进“阿勒泰羊”溯源生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养殖、加工等标准,不断提升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养殖水平。
此外,《方案》同时对保障饲草料供应、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及畜产品安全监管能力、建立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开展市场价代收业务、建立成本价格保护机制、提高精深加工水平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对推进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作出合理安排,包括利用地区绿色有机生态草原优势和“阿勒泰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字招牌,积极推进“阿勒泰羊”“三品一标”认证,制定适合“阿勒泰羊”羊肉生产、加工、包装、分级、贮藏、销售等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打造全程质量可追溯的“阿勒泰羊”区域公用品牌等。
据介绍,“阿勒泰羊”是地区传统基础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为加快推进“阿勒泰羊”高质量发展,深挖发展资源优势,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方案》旨在挖掘独特优势,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建立健全种业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政策体系,进一步巩固“阿勒泰羊”保供给、促增收。
“预计到2025年,‘阿勒泰羊’生产畜200万只、出栏148万只,产值达22.2亿元;到2030年,‘阿勒泰羊’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发展优势更加突出,养殖规模稳步增长,精深加工、分销能力大幅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供应力明显增强,成为促进农牧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努力把地区建设成为新疆乃至国家羊产业发展优势区。”地区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科科长叶尔兰·斯拉木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