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县:非遗葫芦烙画在身边 文化共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走近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福海县福海镇永安路社区居民孙爱莲就是其中一位,近年来她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仅掌握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烙画的手艺,还动手做了各种葫芦烙画作品,让非物质文化传承继往开来。
葫芦,谐音“福禄”,象征着吉祥幸福。而以葫芦为纸,烙铁为笔,把绘画、雕刻等技艺巧妙地融汇在一起,就成了一门令人称奇的艺术——葫芦烙画,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孙爱莲的“工作室”,仿佛置身于“葫芦的海洋”,映入眼帘的是大小不一、图案精美的葫芦烙画。这些葫芦上有的画着神态各异的人物,有的画着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还有的画着山水图……令人惊叹不已。福海镇永安路社区居民孙爱莲虽说已经50出头了,前几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爱上了葫芦烙画,然后就在家里设了一间工作室,不停的收集葫芦、不停的画,功夫不负有心人,孙爱莲很快掌握了葫芦烙画的技巧,目前制作的大小葫芦烙画已有近百个。孙爱莲说:“葫芦代表吉祥如意,现在我们的生活幸福富足,而葫芦烙画更能直观地感受到匠人严谨认真、坚持不懈的可贵精神,所以我会继续做出更好的作品,并带动身边的人共同把这项非物质文化传承下去。”
葫芦烙画又称烫画葫芦、火笔画葫芦,是一种特色传统工艺美术品,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孙爱莲之所以在葫芦烙画艺术上有所造诣,离不开社区的支持和帮助。近年来,永安路社区扎实开展让非遗进社区、让传统文化进社区各类活动,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和学习传统文化。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丁玉玲说:“葫芦烙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更多像孙爱莲这样的爱好者进行传承,社区也会一如既往地在场地提供、学习培训上下功夫,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更好地展现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明、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福海县持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让更多群众感受非遗的魅力,并积极参与,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福海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米立克 通讯员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