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传承和发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 教育子女孝悌之道以正家风——娜孜依腊·马丁的故事
9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吉木乃县乌拉斯特镇乌拉斯特村,在村干部的指引下走进娜孜依腊·马丁的家。普通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屋内也收拾得整整齐齐。窗台上摆放的红色奖牌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上面写着“情系千里画廊·秋分庆丰收万羊走秀活动,达斯塔尔汗文化(民宿毡房搭建展示)三等奖,奖金2500元”。“这是前几天我去草原石城参加活动得的奖。重在参与,我很喜欢参加各种活动,这都是文化传播的方式,我们应该积极地去传承和发扬。”娜孜依腊抿嘴笑着说。在这时,村干部拿来了几本荣誉证书,一个是吉木乃县委、县政府颁发的“吉木乃县‘最美家庭’称号”的证书,一个是阿勒泰地委宣传部、文明办、妇联联合颁发的“地区‘最美家庭’称号”的荣誉证书。
这一个个荣誉证书应该是娜孜依腊传承和发扬家庭美德的有力印证。记者带着敬仰之情和她攀谈起来,娜孜依腊开始讲述那二十多年前的故事。
1996年娜孜依腊·马丁和胡森别克·铁木尔拜结婚,嫁到胡森别克家时,生活拮据,困难重重。她们一年四季游走在草原牧场,虽有300多只羊和20头牛,但一只羊160元的价格还是让她们生活紧张难挨。除此之外,娜孜依腊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公婆婆和患病的大姑姐。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她柔弱的肩膀上。
“面对负担如此之大的家庭,你当时有没有想到要放弃?”记者问道。
“我和胡森别克是两情相悦,嫁给他我一点也不后悔。嫁过来后,公婆对我特别好。”娜孜依腊把“特别”两个字说得很重。“他们非常疼我,关心关爱,特别照顾我。这么一个大家庭,大事小事公婆和丈夫都找我商量,都要听听我的意见。公婆外出回来的时候都要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他们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我就在想,我还能图他们什么呢,我也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从那时候起,我就立志要做一个好媳妇,不给自己的父母丢人,更要给自己的孩子做个好榜样。”
春夏秋三季,娜孜依腊辗转在各大牧场,按时令牧羊。冬天,留老公一个人在牧区放牧,娜孜依腊带着公婆和大姑姐住在乌拉斯特村一个破旧的平房。洗衣做饭、收拾家务,给大姑姐翻身擦洗、穿衣喂饭,成年累月如此辛劳,她没有说过一个不字,反而每天都乐乐呵呵的。
“2005年,公公得了老年痴呆症,他经常走丢,我就满村找。”娜孜依腊说,“2008年公公身体更不好了,下不了床,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
说到娜孜依腊的公公,她给记者说,“我公公是个老共产党员,他当时参加过三区革命,在保卫战中腿部受伤,天一冷,公公的腿就疼得抬不起来。我十分敬重他。”
2008年之后,娜孜依腊不仅要照顾神志不清的大姑姐,还要照顾卧床不起的公公。换洗衣物、床单被套,他们的房间和床铺永远都是干净整洁。2010年,娜孜依腊的公公眼睛看不见了,她经常宽慰公公吃好睡好,有她在什么事都难不倒。
2010年,村上给她家分了20亩地,她种上了苜蓿,还有2头扶贫牛,在她精心饲养下,生活条件逐年提高。但是,在2012年1月,娜孜依腊的婆婆去世,享年88岁;次年6月,公公去世,享年100岁。公公去世,在净身的时候,人们发现他长年卧床,身上却没有一处褥疮。大家不禁竖起大拇指,大加赞扬娜孜依腊的孝顺勤快。
转眼间,一双儿女也长大成人。她家的牛也发展到了40头,去年儿子结婚,卖了15头牛置办婚礼,现在还剩25头牛和2匹马。女儿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就读,明年就要毕业了。
说到自己的儿女,娜孜依腊给记者讲述了2个小故事。
她的儿子名叫瓦提汗·胡森别克,在他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娜孜依腊像往常一样做着家务,儿子跑来对她说:“妈妈,我以后娶媳妇儿就要娶像妈妈一样的女人,一个明事理顾家庭的好媳妇儿。”妈妈哈哈大笑起来,问道:“为什么呢?”儿子说:“你照顾爷爷奶奶和姑姑,从来不喊累,不抱怨,无怨无悔照顾这个大家庭,从来不放弃,我们家也越来越好,你就是我的榜样。”
娜孜依腊没有背弃承诺,她当初立志做一个好媳妇,就是要让自己的儿女将来和她一样无微不至照顾自己的家庭。
娜孜依腊的女儿名叫加娜提古丽·胡森别克,她在三年级的时候,由于父母忙于活计无法照看女儿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有一天,加娜提古丽不按时交作业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并且让她写一份保证书。娜孜依腊没有骂女儿,而是耐心的开导她,并且和女儿一起写下保证书。娜孜依腊的保证书这样写道:“我没能照顾好自己的女儿是我的错,家庭条件不好,没时间辅导女儿不是理由,今后,我会尽到母亲的责任,让女儿好好读书。”女儿也坚定地下了保证,要好好学习,出人头地。从那天起,女儿刻苦读书,成绩优异。之后每年都是优秀学生。她的努力没有白费,严守承诺,以出色的成绩考入内初班、内高班,年年获得奖学金,名列前茅。如今她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也是出类拔萃。
娜孜依腊对老人的孝顺让人折服,对儿女的教育更是钦佩之至。街坊四邻都以她为荣。“我的辛苦付出得以回报,也非常高兴。儿子也工作结婚了,儿媳妇儿也有了身孕,我以后还要照顾他们的孩子,我会一如既往爱这个家庭,我很幸福。我要更好地照顾自己的母亲和大姑姐。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那份爱,敬老人、爱子女,我经常给孩子们说,你们无论娶了谁,嫁给谁,都要把家庭照顾好,有事一起商量,有困难一起扛,我们要把这种传统美德传承和发扬下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娜孜依腊的故事感人至深,定会传遍大江南北,在她的事迹传播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模范和榜样指引着每个人走向传承美德的大道征途。
(通讯员 刘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