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姓撑起“健康伞”
近年来,富蕴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医疗惠民温暖千家万户。与此同时,当地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通过厕所革命、健康食堂等一系列举措,为当地百姓撑起“健康伞”。
小村庄迈出新步伐
一早,温煦的阳光洒向富蕴县库尔特乡阿舍勒村,道路两旁树木林立,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一幅怡人的秀美乡村景象。
“搬进新村已5年多了,生活很稳定,家里家外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日子越过越红火。”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哈力汗·夏亚娜难掩心中的喜悦。
阿舍勒村曾是自治区级重点扶贫村,村民过去生活在大山里。2017年,阿舍勒村整体搬迁至距离县城城区7公里处,成为富蕴县易地搬迁促民富的示范典型。
“这是政府前几天免费发放的低氟边销茶。”哈力汗·夏亚娜说。近年来,当地常举办“健康饮茶保障民生”低氟边销茶免费发放活动,开展健康饮茶教育。“现在,村民们都认识到了氟超标茶对身体的危害。我们一家都养成了健康的饮茶习惯。”
原来,当地居民由于曾长期大量饮用当地含氟量较高的砖茶水或奶茶、酥油茶等茶饮料,导致体内摄入过量氟,进而引发饮茶型低氟病,大多表现为氟骨症和氟斑牙。
走进村卫生室,只见门诊室、治疗室、药房、输液室等宽敞明亮,环境舒适,各类诊疗设备一应俱全。正在就诊的村民古丽·阿汉说,很多病以前都要到乡镇卫生院或者县医院去看,路程远、开销也大;如今,随着村卫生室提档升级,很多病在村卫生室就能解决。“村卫生室的医疗设备越来越齐全,哈力玛医生的医术也高,我们来看病很放心,很方便。”古丽·阿汉说。
村医哈力玛说,近两年,当地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村卫生室也逐步引进一些器械,开展起拔罐、针灸等简便验廉的传统中医疗法。“今后,希望能常到上级医院进修,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更好地为村民服务。”哈力玛表示。
一部手机、一盏照明灯。一大早,“直播小能手”玛力古丽在“好蕴来”电商服务站忙碌起来:“大家好,我是阿舍勒村的村民,很高兴在直播平台与你们相遇。你们看,我手上的奶酪好吃又营养,赶紧下单尝一尝吧。”
为了帮助村民拓宽销售渠道,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依托富蕴县农村电商“十百千万”工程,利用“好蕴来”电商平台优势,大力推介牛羊肉、奶酪、土鸡等健康农产品,发展“健康经济”,为村民增收致富蹚出新路子。开展直播带货以来,村民已通过线上销售农产品1000余单,销售金额达10万余元。
卫生院中医馆受青睐
在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富蕴县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馆,深入推广中医药技术,积极服务农村患者。
由于长期劳作,今年67岁的陈文军常会感觉腰部不适,于是,他来到富蕴县可可托海镇中心卫生院的中医理疗馆就诊。医生采用中医疗法为其进行理疗后,经过短短几天的针灸推拿治疗,陈文军明显感觉到情况好转。“以前腰腿疼要到县上去治,现在家门口的卫生院就有中医理疗馆,特别方便。”陈文军说。
近年来,除了针灸、拔罐、刮痧等传统中医疗法外,可可托海镇中心卫生院还陆续添置了智能疼痛治疗仪、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等仪器设备。卫生院院长巴丽努尔·霍赛介绍,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和治疗慢性病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中医药治疗价格相对便宜,医保报销比例高达90%以上,很受村民青睐。
目前,富蕴县在全面提升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已适用乡镇(社区)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并且能够提供9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开展村卫生室达标创建中,全县50%以上的村卫生室和卫生服务站配备了刮痧板、艾灸盒(条)、针灸器具等中医诊疗设备。
富蕴县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邹芸介绍,该县目前有2家县级、9家乡级以及37家村(社区)级医疗机构开展了中医民族医药工作。“下一步,将加强中医药队伍能力建设和改善硬件设施,争取将新增的民族医药服务项目也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邹芸表示。
“厕所革命”有力度更有温度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厕所革命”事关农牧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近年来,富蕴县以补建、提档、升级为重点,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让“厕所革命”惠及民生。
“这两年,家家户户的露天旱厕都换成了干净的水厕。在外打工、上学的孩子们回来,再也不说厕所脏臭了。”说起“厕所革命”,富蕴县库尔特乡达拉阿吾孜村村民布尔列斯·帕孜力连连称赞。如今,该村农牧民自家卫生厕所覆盖率达100%,村里还建了公厕,既方便路人,又保证了村庄的整洁。
为了推广旱厕改水厕,驻村工作队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前期先到村民家中进行调研,了解各家的需求和想法,然后在村里部分家庭试点改造,推出样板工程,很快改厕就在全村落实了下来。
在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厕所入室为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实惠。“现在,各家都用上了升级版厕所,采用集中排污处理,消除了难闻的气味。村子变美了,游客越来越多,民宿发展得越来越有后劲。”说起家中厕所的变化,塔拉特村“黑走马小栈”民宿的主人恰力哈尔·毕毛拉乐得合不拢嘴。
富蕴县在“厕所革命”中不仅有力度,更有温度。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好一户。据了解,富蕴县全力推进乡村旱厕拆除、去功能化工作。截至目前,全县旱厕已全部实现拆改,此外,该县改造及新建的公厕全部采用感应水冲式蹲便器、洗手盆和烘手器,增设残疾人蹲位、无障碍设施,并升级公厕采光、通风等设施。城区平均步行10分钟就能找到一座公厕,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座水冲式公厕。
“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不臭、不脏、不难看、不难找、不排队、不收费,小厕所里体现出了大民生。作为一个旅游县,细节做得特别扎实。”来到富蕴县可可托海游玩的游客张琪说。
“幸福食堂”带来新滋味
“这里的饭菜可口、价格优惠。我和老伴年纪都大了,身体都不太好,子女也不在身边,有时候做饭就成了个难事。自从有了社区食堂,我们就彻底‘解放’了。”伴随着饭菜香,富蕴县库额尔齐斯镇文化东路社区居民张大叔给自己和老伴点了两份套餐。
为解决老人“吃饭难、外卖贵”的问题,富蕴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办实事为目的,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以库额尔齐斯镇文化东路社区为试点,打造“幸福食堂”,为辖区职工、商户及老人提供就近便捷、丰富多元的就餐服务,为大家带来舌尖上的新滋味。
场地、人员和资金,是运营“幸福食堂”的关键。库额尔齐斯镇整合闲置的办公用房、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依托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社区综合服务场所,在文化东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打造出有座位、有餐位、有休息位的社区“幸福食堂”,配置消毒区、操作区、切配区等功能区域,确保运送食材、制作菜品、买饭用餐等环节的干净卫生。
“羊肉、胡萝卜、米饭都是有配比的,这样做出来的饭菜才更香、更有营养。”社区食堂的师傅一边做着抓饭一边说。为保障居民吃得好、吃得健康,社区食堂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每周供应食材不少于25种,每周都有肉类、水产类、禽类、豆制品及绿叶蔬菜,确保科学健康的配餐。
“我们对每日菜品进行采样,密封后存储在单独冰箱里,全部完成采样后,才能进行销售。”库额尔齐斯镇文化东路社区党总支书记韩红梅说,通过社区“幸福食堂”平台,不仅解决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不便,把政府的补贴、福利直接送到“家门口”,更能让居民坐到一起,沟通感情,促进了邻里之间的互动交流,为新形势下的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