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以更优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杨玮璇)今年以来,地区以优化营商环境评价为牵引,做好简政放权“减法”、加强监管“加法”、优化服务“乘法”,地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6月20日,记者从地区发展改革委了解到,近年来,地区先后制定出台《阿勒泰地区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服务管理十项机制》《阿勒泰地区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措施》《阿勒泰地区贯彻落实完善失信约束制度 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工作方案》《阿勒泰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办法(试行)》《阿勒泰地区优化营商环境考核奖惩办法》《阿勒泰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处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同时对新建项目前期工作实行“联审联批”,极大加快了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进程,并通过落实惠企电价政策等,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地区不断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完成地区6523项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实现办事所需提供材料减少45%、办理时限减少50%,汇聚152类21万条电子证照及230类电子印章,实现26类证件“电子亮证”,并完成全地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阵地及一体化平台建设;实现地区级88个、县(市)级123个事项“跨省通办”,推进150个高频事项“同城通办”、100个高频事项“全地区通办”,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不仅如此,地区发展改革委等8家单位运用项目联审联批机制,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2023年纳入地区级联审联批新建项目180项,前期手续办结率100%。目前,地区在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综合考核中位居第一;地区政务服务中心和哈巴河县政务服务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标杆大厅。
“在调查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地区已经完成房建、市政工程、交通、水利工程、政府采购、矿业权出让等交易事项‘应进必进’,实现交易业务‘全程网办’‘一网通办’,同时将‘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相结合,并实现专家资源共享。不仅如此,地区制定完善《地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管理细则(试行)》等制度,促进交易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地区发展改革委政策法规科科长何李介绍说。
此外,地区大力开展应收账款线上融资及推动核心企业加入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将平台推广工作纳入金融机构考核评价,形成正向激励。截至5月末,应收账款平台促成融资18笔,金额达18.85亿元;地区引导金融机构创设高效优质动产融资产品,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共发放以骆驼和奶牛等大畜为抵押物贷款347笔,金额达1.03亿元。
记者手记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断推进的系统性、基础性工程。当前,地区经济正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
文件下发后,地区成立了相关督查组,通过督查发现全地区各相关部门(单位)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机制逐步健全,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以政务服务为例,如今,办事群众能够明显感受到便利化政务服务:152类21万条电子证照及230类电子印章,实现26类证件“电子亮证”;地区级88个、县(市)级123个事项“跨省通办”,推进150个高频事项“同城通办”、100个高频事项“全地区通办”;新生儿“一件事”正式上线运行,实现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等5项业务线上线下联合办理。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营商环境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用好营商环境评价的成果,还需要下大力气、啃硬骨头,针对市场主体反映突出的痛点难点问题,出台更多实实在在的举措,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地区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