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博物馆镇馆之宝,看完大开眼界!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世菊)博物馆是镌刻历史记忆的地方,那些神奇的历史故事和精美厚重的文物讲述着属于那个时期的过往。博物馆中的文物则是历史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每件文物都有独特的价值。在游览阿勒泰地区博物馆时,镇馆之宝是大家必须要去看的,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也是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
什巴尔库勒鹿石。图片由地区博物馆提供
什巴尔库勒鹿石,春秋时期,国家一级文物,是阿勒泰地区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1996年从青河县查干郭楞乡什巴尔库勒1号墓地移至地区博物馆内,什巴尔库勒鹿石是阿勒泰地区典型鹿石的代表。
鹿是阿勒泰地区文化遗存中动物纹样的重要创作母题,在阿勒泰地区的岩画中也处处能看到鹿的影子。在延绵的阿尔泰山脉南麓,鹿是大型食草动物的代表,善于奔跑、身形矫健,鹿角挺拔而又高贵,这些独特的造型或许在早期先民的心中曾留下深深的烙印。高山深处的洞穴石窟彩绘岩画、山涧河谷的鹿石石刻,无不反映着“鹿”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鹿石是一种怎样奇妙的石刻?它和草原石人有着怎样的区别?是谁第一个将它伫立在茫茫草原上,它又是什么时候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家可以来阿勒泰地区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它独有的魅力,来破解这些背后的谜团。
喀依纳尔二号墓地一号石人。图片由地区博物馆提供
说到镇馆之宝,不得不说地区博物馆内的喀依纳尔二号墓地1号石人,夏商时期,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从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镇喀依纳尔二号墓地移至地区博物馆内,这尊石人是切木尔切克文化石人中的典型代表,在考古学界,切木尔切克文化是阿尔泰山脉一支重要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其主要文化特征是在墓葬前竖立石雕人像,而石雕人像身后则保存有较为完整的石棺、石围或石堆。据统计,阿勒泰地区共有一百多尊石人,石人以石为材,在石料上雕刻人面,有学者认为是祖先崇拜的象征,使石人具有守护、保佑的意义。
夏商时期的早期先民为什么要在这里留下这些石雕人像呢?
“通过仔细观察,大家可以发现,喀依纳尔二号墓地1号石人面部浮雕出圆形轮廓,弧眉,直鼻,近圆形眼睛,‘一’字形髭,椭圆嘴,下颌至前胸处有深浅不一的‘凹点纹’,部分学者认为此处的‘凹点纹’或许是当时佩戴的某种饰物,象征着较高的社会身份。以此进行推测,或许喀依纳尔二号墓地1号石人向我们描绘的似乎就是一个氏族部落长者形象,后人将他的形象附于石刻,希望他能守护部落生活富足、人丁兴旺。”阿勒泰地区文博院(博物馆)馆员卓娅·巴合提说。
馆内一个个形象各异的石人,会为我们带来古老草原怎样的历史信息?馆藏中有一尊形似唐朝女性形象的石人,这又是一尊什么样的石人,表明了当时怎样的历史故事?来阿勒泰地区博物馆一探究竟吧!
金马饰件。图片由地区博物馆提供
众多镇馆之宝中,两汉时期的金马饰件的创作元素极为丰富,包括马、麒麟、格里芬等现实或臆造动物,通过艺术加工的形式将不同元素融合而成。这只金马饰件为国家二级文物,充分融合了中原地区和西亚、中亚地区的文化特征,通过这只金马饰件,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汉代“丝绸之路”繁荣兴盛下,阿勒泰地区已经是东西方贸易、技术、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通道之一。
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彩的时空交替赋予了阿勒泰地区博物馆不同的魅力。游客徜徉其中,不仅能够感受绚丽的中华文化,更能体会到历史长河中的阿勒泰,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在这里交融碰撞。
据了解,阿勒泰地区博物馆是一座综合类历史陈列博物馆,馆藏文物544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件、国家二级文物21件、国家三级文物35件。馆藏类型主要是石器、陶器、青铜器、金器、铁器等各大门类文化遗存。馆内最早的文物为发掘于吉木乃通天洞遗址内的各类石器,距今约4.5万年。
“阿勒泰地区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多彩,大家可以来博物馆近距离了解阿勒泰地区的历史文化。除了参观浏览外,我们还上线了AR互动小程序,能够让游客感受历史文化遗产的动态传承,看阿勒泰地区历史文化如何在历史与现实间映射光芒。”阿勒泰地区文博院院长何会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