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起好步 开新局|用好产业平台,加速“贸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
雪都嘟/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俊秀)2月7日,吉木乃口岸新疆安达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海关监管货场,出口的自驾车排起长队,等待海关工作人员检查。“今年,自驾车出口量较大,各种车型每天出口约40台,主要发往莫斯科、塔什干和阿拉木图等地。”新疆安达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戴伟业说。
吉木乃国际商贸城外貌。
吉木乃口岸是中哈俄国际道路运输大通道的重要节点,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段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外毗邻区资源富饶、市场潜力巨大。2022年,吉木乃口岸累计实现进出口总贸易额41.65亿元、进出口货运车次9029车次、总货运量16.61万吨,其中,实现出口贸易额40.55亿元、进口贸易额1.09亿元。
近年来,吉木乃县通过建立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以国际商贸城项目建设为依托,着力打造境外能源资源开发、加工生产、制造、商品贸易、仓储转运、国际物流采购的综合经济功能区,不断提高互市商品附加值,推动进口资源落地加工,有效推动吉木乃县口岸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
2月14日,吉木乃口岸将全面通关,这对于做进口食品生意的周红萍来说,不仅会带来进货的便利,而且是发展的打好机遇。在周红萍的店里,摆放着40余种进口食品,前来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春节期间,每天的收入能达到1万元,这几天的收入也基本保持在5000元左右,相信边民互市开通后,我的生意会更好。”周红萍说。
吉木乃边民互市外貌。
“在国际商贸城的边民互市区,边民每天购买8000元的商品可免关税。”吉木乃经济边合区管委会主任杜洪涛告诉记者,目前登记从事贸易的边民达1000人,招商互市贸易采购企业有14家,商品主要涉及油葵、亚麻、冷水鱼等农副产品,预计年进口商品3万吨。未来,这里将成为最大的就业平台,推动口岸经济快速发展。
记者还了解到,吉木乃县还充分发挥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平台作用,全面打造新疆具有影响力的境外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成3.76万平方米的进出口(应急)饲草料储备库。依托冰鲜水产品、肉类进口指定口岸政策和境外丰富的农牧资源,引进旺源食品有限公司、额河鲜商贸有限公司、华宇农牧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进口冷水鱼、肉类、油料、葵花籽剥壳加工,加速“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
吉木乃县依托口岸优势,围绕向西开放和口岸经济带发展,全面打造“双循环”商贸流通体系和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是阿勒泰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一个折射点。
中国塔克什肯边民互市贸易区。
地委扩大会议指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要在用好产业平台上下功夫。”今年,地区围绕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福海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等国家级重点开放平台的功能定位,认真梳理政策、争取政策、运用政策、享受政策,切实发挥国家级开放平台作用和效益,更好支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地区现建有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1个(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3个(福海工业园区、富蕴工业园区、青河工业园区),去年,共有191家企业入驻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4.96亿元。目前,阿勒泰市、哈巴河县正在积极申报地区级工业园区。今年,地区工业产值将有一个新的突破。”地区工信局园区和招商科科长王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