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起好步 开新局|聚焦服务群众 地区公安机关全力做好群众“反诈卫士”
聚焦服务群众 地区公安机关全力做好群众“反诈卫士”
1月以来,地县两级反诈中心累计预警劝阻9859条
采取保护性关停措施60余次,及时避免群众经济损失54.9万元
雪都嘟/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古丽娜)“多亏民警及时登门劝阻,不然员工的工资就没了!”2月6日,在阿勒泰市经营宾馆的郭强(化名)一个劲地向团结路派出所民警致谢。
当天早上,阿勒泰市团结路派出所民警在回访辖区某宾馆时,该宾馆经营者郭强向民警反映,其员工李铭(化名)因急用钱想开通花呗额度来借钱,经朋友介绍微信添加了自称支付宝客服,所谓的客服向该员工索要支付宝密码,并声称开通花呗额度先需缴纳2500元手续费。了解到此情况后,民警第一时间与该员工取得联系,认真对其讲解这是典型的“冒充客服”电话诈骗。经过民警耐心劝说,该员工及时更改了支付宝密码,避免了资金损失。
无独有偶。2月7日,诈骗分子利用非法手机软件权限获取了布尔津县居民迪娜(化名)的信息,并冒充“度小满”软件客服人员向其发送了一条信用额度生效的短信,并附有下载链接。出于好奇,迪娜点开链接按平台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并申请贷款2万元额度提交系统审核。此时,该软件显示放款成功但无法提现,迪娜咨询平台客服后,对方谎称其银行卡填写错误导致贷款被冻结,需要交纳2万元解冻费后和贷款一并返还,否则迪某的银行卡每月将会自动分期还款。迪娜看平台已生成合同,担心自己银行卡每月会被扣款,正欲向朋友借钱转账之时,接到反诈民警的劝阻电话,避免了资金损失。
为从源头预防各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发生,长期以来,地区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反诈工作,要求地县两级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零容忍”的态度,紧盯预警平台,对数百条信息精准分类,根据预警等级、易受骗人群等情况,开展电话、短信预警及见面劝阻等工作。同时,争分夺秒开展紧急止付工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程序,按照“快接警、快止付、快冻结”工作流程,对嫌疑人账户进行止付,全力拦截被骗资金。
据统计,今年1月以来,地县两级反诈中心累计预警劝阻9859条,采取保护性关停措施60余次,及时避免群众经济损失54.9万元;开展宣传活动19场(次),发放宣传单1万余份,进一步筑牢了反诈“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