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发现翼手目物种中国新记录里海宽耳蝠
据新疆动物学会微信公众号消息,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夏米西丁·阿不都热依木副教授团队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发现中国蝙蝠新记录物种——里海宽耳蝠。近日,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经典动物分类学期刊《ZooKeys》上。
据介绍,2023年,夏米西丁·阿不都热依木副教授研究团队王中煜硕士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开展野外调查时,抓获一只宽耳蝠,其耳朵短而宽,两只耳朵的前端相连。通过对形态特征观察及系统发育分析等研究,研究团队确认这是一种此前未被描述的中国新记录——里海宽耳蝠。
里海宽耳蝠物种分布图,红色三角为在新疆的采样点。图/新疆动物学会微信公众号
里海宽耳蝠主要栖息于较为干燥的生境,偶见于洞穴、岩缝及矿洞之中。其分布范围涵盖伊朗北部、高加索地区(包括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及俄罗斯达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此前尚无在中国出现的证据。目前针对该物种的研究相对有限,仅见若干涉及分类地位与分布范围的研究报道。此外,宽耳蝠属物种的基因组学研究尚属空白,且该属在蝙蝠科中的系统发育位置亦尚未得到充分探讨。
该研究成果强调有必要加强对塔里木盆地等特殊环境进一步调查,探寻更多隐藏的物种多样性。本次发现使得我国翼手目已记录物种数达154种,仅次于啮齿目,丰富了我国蝙蝠物种多样性,也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夏米西丁·阿不都热依木副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生王中煜为该论文第一作者,该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责任编辑: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