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吉木乃戍边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传承吉木乃戍边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吉木乃县委党史研究室
赵伟芳
内容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只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吉木乃县地处祖国最西北的边陲,长期以来,吉木乃县各族人民团结一致面对复杂的边境形势、恶劣的自然环境、严峻的生存挑战,不屈强权、不负使命、不畏艰辛、不惧挑战,坚守在边境一线,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保卫边境安全稳定作出了贡献。吉木乃县扎根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代代传承、人人守边,形成了“爱国、守边、感恩、奋斗”的戍边精神,是全县各民族“休戚与共、生死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生动诠释。传承和弘杨吉木乃县戍边精神,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阐释了吉木乃戍边精神的形成和内涵,提出了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杨吉木乃戍边精神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爱国守边感恩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吉木乃县地处祖国最西北的边陲,亚欧大陆腹地,历史上,多个游牧民族在此地繁衍生息,有着渊远流长的人文底蕴、得天独厚的边境文化、大美壮丽的自然景观,是丝绸之路北通道上的一个重要的对外交流展示的窗口。长期以来,吉木乃县各族人民面对复杂的边境形势、恶劣的自然环境、严峻的生存挑战,不屈强权、不负使命、不畏艰辛、不惧挑战,坚守在边境一线,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保卫边境安全稳定作出了贡献。吉木乃县扎根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代代传承、人人守边,形成了“爱国、守边、感恩、奋斗”的戍边精神,和兵团在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中形成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一脉相承,是全县各民族“休戚与共、生死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生动诠释,传承和弘杨吉木乃戍边精神,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有着重要意义。
一、吉木乃戍边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吉木乃戍边精神的产生与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代又一代吉木乃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特有的精神品质,是在现实的历史自然条件和深厚的人文社会基础上孕育产生的。
(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催生了吉木乃戍边精神。吉木乃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准噶尔盆地北缘,萨吾尔山北麓,额尔齐斯河南岸,东与福海县毗邻,南与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相连,北接哈巴河、布尔津两县,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114.7千米,总面积7145平方千米。境内4939平方公里属于边境管理区,7个乡(镇)中5个有边境线,41个村中有34个是边境村,3.87万总人口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产、生活、工作在边境线20公里范围内,4个乡(镇)9个村2066人生活在边境线10公里范围内。境内有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吉木乃口岸,是中国连接哈萨克斯坦的重要国际通道,拥有百余年通商史,已纳入自治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规划,获批为粮食、冰鲜水产品、肉类进口指定口岸,是亚欧大陆桥北线重要的支点,在全疆对外开放总体布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吉木乃人“受命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根植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放牧守边成为吉木乃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代代守边成为吉木乃人祖辈传承的家族文化,在吉木乃人世代传承的进程中不断发展融合吸收新的内容,才逐渐形成了祖国边境线上主题鲜明、内涵深厚的吉木乃戍边文化。
(二)艰苦的自然环境磨砺了吉木乃戍边精神。吉木乃县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典型的大陆性北温带寒冷气候,干早多风,自然灾害频发。年平均气温5℃,最高极端气温37℃,最低极端气温-38℃。由于地处西伯利亚寒潮入侵的风口区,县境气候干燥,全年8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平均在70天以上,境内无长年性河流,是新疆突出的干旱贫水县。“诺海风”是吉木乃县最有名的灾害性天气。据《新疆通志·气象卷》记载:“诺海风一刮,天昏地又暗;雄鹰不展翅,牧人不扬鞭;人遇难回还,车遇卧路边。”[1]吉木乃县的“诺海风”的风力最大到底有多大?《吉木乃县志》记载:“1973年1月29日8时,在诺海地区测得风速为每秒26.9米,瞬间极大风速为每秒34米,为历史罕见。”[2]在吉木乃县生存,不仅要承担维护边境安全的重任,还要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和挑战。艰苦的条件、恶劣的环境,守边固边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做出更多的牺牲。艰苦的自然环境锤炼着吉木乃人的信念和毅力,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吉木乃县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不畏艰辛、战天斗地,寻找解决之道,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攻坚精神,在祖辈为患的诺海风区建起风电场、敢为人先开展节水革命、在连年自然灾害面前勇敢自救,在绝境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顽强地扎根在乌勒昆乌拉斯图河边上,探寻出一条自立自强的生存之道。
(三)几代人的守边信念延续了吉木乃戍边精神。“我家住在界河边,祖国母亲在心间。种田放牧护国土,世世代代守边关。”这是吉木乃人历代守边的真实写照。在这里,每一座毡房就是一个流动的哨所,每一位牧民就是一个流动的哨兵。正是这携手并肩、血肉相连、生死与共、薪火相传的精神信念,让生生不息的吉木乃人,在114.7千米的边境线上筑起了一道稳边控边的“钢铁长城”。托合塔尔汗·阿合孜尔是吉木乃县吉木乃镇克孜勒阿德尔村村民,1984年他从父亲手上接过了马鞍和马鞭,继承了父亲守边护边的使命,父亲告诉他:“我们脚下的土地是英雄和先辈用鲜血守住的,我的使命完成了,现在到你了,你要做得比我强。”托合塔尔汗·阿合孜尔秉承父亲的教诲,坚守戍边的信念,“踏上这条巡边路,我就要走一辈子,即使将来走不动了,我也会将‘马鞭’传递给儿女,让他们继续走下去,一直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我们家的传统”。守边,在老一辈吉木乃人的心目中就是最高的人生追求,反映了吉木乃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烈认同,戍边精神的传承是吉木乃与伟大祖国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写照,各族群众在守护祖国的历史重任中形成了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世代戍边的传承中不断得到加强。
(四)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丰富了吉木乃戍边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关键在党的坚强领导,关键在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党中央高度重视边疆地区建设与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边疆各族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提升边疆各族群众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吉木乃县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主动担当作为、锐意开拓进取,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吉木乃县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吉木乃县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地区,迎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集成边境扶贫、山区扶贫、常规扶贫政策资源,整合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以及阿勒泰地区“援吉工程”等资金,集中管理,捆绑使用,聚焦边境一线,推进规模开发,全力推进边境村建设。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县3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018年9月2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吉木乃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户全部脱贫。吉木乃县委领导全县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中的伟大实践,为吉木乃戍边精神不断注入新的元素,赋予吉木乃戍边精神更加丰富的内涵,成为新时代吉木乃人爱国奉献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吉木乃戍边精神的内涵
“爱国、守边、感恩、奋斗”这八个字是吉木乃戍边精神的精髓,是吉木乃戍边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爱国是吉木乃戍边精神的灵魂。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历史积淀的生命自觉,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最淳朴的气质。吉木乃人的爱国精神,表现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认同上,表现为民族的强烈自尊心和坚定自信心,根植于每一个吉木乃人的血脉。吉木乃老国门是新疆境内最早的一座由群众出资修建的国门,承载了当地民众悠久的爱国情。1916年,吉木乃设立县佐,当地一名商人阿希木,自愿出资修建了国门。1940年,仍是当地两名商人沙德克和阿衣提江,再次出资对国门进行修缮[3]。1950年,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重大决策后,吉木乃县积极响应,由政府组织成立抗美援朝领导小组,动员各族群众捐款捐物大力支援抗美援朝,全县共捐各类牲畜大畜447头、羊120只、粮食2182斗、现金315729元、马蹄金8块,还有其他实物若干,折价共计6200万元[4]。
(二)守边是吉木乃戍边精神的核心。“我是一名光荣的护边员,守卫着阿勒泰的边防线,我的任务是让非法出入境‘一个出不去、一个进不来’,我对党和祖国庄严宣誓: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这是护边员的誓言。在吉木乃县114.7千米的边境线上,护边员用脚步丈量国土,无论刮风、下雨、下雪,始终坚守在边境线上,用汗水和鲜血守卫祖国的边境线。吉木乃县十几年的放牧斗争实践证明,吉木乃人民有热爱伟大祖国的红心,也有坚决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决心。1968年,吉木乃县人民在党组织领导下进入争议地区放牧[5],在别尔克乌争议区90平方千米、科克别特地区16平方千米边界争议区的放牧守边斗争中,他们英勇不屈、毫无惧色,为保卫祖国领土不受侵犯,用马鞭、羊群和身体英勇抵抗,数次成功抵御武装侵扰,为保边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体现出强大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1994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哈国界协定》[6],该协定基本确定了别尔克乌和科克别特争议区的归属问题。1999年1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拉扎尔巴耶夫在北京签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两国边界问题获得全面解决的联合公报》,明确中哈边界问题得到了全面彻底的解决,别尔克吾和科克别特两处争议区共106平方千米的土地,正式回归祖国的版图[7],这是吉木乃县各族群众坚持放牧斗争和爱国戍边的伟大胜利。
(三)感恩是吉木乃戍边精神的外延。只有经历过苦的人,才知道什么叫甜,才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才能够坚定理想和信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没有祖国这个大家就没有我们的小家,这种观念早已深深地印在吉木乃人的心底。特别是党中央对贫困地区的强力支援,形成助力吉木乃县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援疆资金2.46亿元、实施援疆项目174个,“两居”工程、吉林高中、农村畜牧产业化等民生项目使群众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国家、自治区、地区各级定点帮扶单位实施的惠民项目,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吉木乃县点点滴滴的变化使感恩成为当地群众共同的心声,各族群众更加坚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守边护边的热情更加高涨。萨尔乌楞村在每家每户的彩钢屋顶上,画上鲜艳的五星红旗,绘制以感恩为主题的28块红色主题文化墙。各村在村级阵地开办红色感恩讲坛,向村民宣传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结合身边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对各族群众进行感恩教育,并以优秀护边员先进事迹为基础,收集整理多位守边戍边模范个人事迹,将爱国戍边精神转化为现实教育资源。吉木乃县委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抓手,联合会晤站、龙珠山地道等红色教育基地,努力打造全地区乃至全疆有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长廊。
(四)奋斗是吉木乃戍边精神的追求。自古“民富则边兴、国强则邻睦”,吉木乃县人民牢记戍边这一神圣历史使命,为守边而存在,为兴边而发展,守住地缘优势、扩大对外经济、实施“富民兴边”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谋划全域旅游宏伟蓝图,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呈现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走上了振兴发展之路。2021年,吉木乃县外向型经济蓄力待发,完成口岸医院、隔离救治点、口岸甩挂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集采购、仓储转运加工、农业对外合作为一体的国际商贸城,实现互市贸易区投入运营;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托斯特乡塔斯特村(石头村)成功申报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吉木乃镇萨尔乌楞村成为第二批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地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托斯特乡通天大帐、猫窝客栈投入使用,冬季旅游全面发展;农区畜牧业提质升级,冰川牛羊规模不断壮大,全年牲畜最高饲养量25.59万头(只),年末存栏19.48万头(只)、同比增长7.6%;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质效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及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取得实效,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不断深入,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城乡建设加快融合,群众生活环境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扎实有效[8]。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是吉木乃县秉承戍边精神艰苦奋斗结成的硕果。
三、新时代弘扬吉木乃戍边精神的建议
(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弘扬吉木乃戍边精神构建全县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民族工作主题主线,也是其他各项工作都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和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互鉴交融”。吉木乃戍边历史,是一部由吉木乃县各族群众共同创造的共同体历史,吉木乃戍边精神,是吉木乃人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共同培育起来的精神富矿,是最能激起全县各族人民情感共鸣的优秀本土文化。在新时期,对吉木乃戍边精神加以研究和阐释,并结合新时代新任务赋予吉木乃戍边精神新的使命和内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吉木乃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二)抢救挖掘吉木乃戍边文化。吉木乃县戍边历史是自上世纪60年代末以来,吉木乃县各族人民在党的带领下,用马鞭和身躯守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斗争史,体现了吉木乃县各族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涌现出了一批典型人物和光辉事迹。尤其是老一辈护边员年龄多在70—80岁左右,已有部分护边员离世,对吉木乃县边境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巨大威胁,因此抢救性挖掘和整理老一辈护边员的人物形象、戍边事迹刻不容缓,急需进一步挖掘、抢救边境文化资源,对爱国戍边人物和革命历史故事进行再整理,保存戍边历史资料。
(三)建立吉木乃戍边文化教育基地。近年来,在吉木乃县边境沿线的各级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在县委、政府带领下,接过“马鞭”,传承老一辈护边员精神,吉木乃县戍边事业得到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充分肯定。吉木乃“边境第一村”萨尔乌楞村被评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萨尔乌楞村党支部书记热依扎·巴合道列提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护边员马合沙提·斯拉木先后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自治区道德模范、新疆公安边防总队优秀护边员,护边员托合塔尔汗·阿合孜尔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护边员。县域及周边戍边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吉木乃会晤站、吉木乃口岸国门、中哈边境第一村—萨尔乌楞村史馆、一八六团龙珠山地道、一八六团诺亚堡展馆、一八五团夫妻哨所多处观摩点,其中吉木乃一代、二代会晤站被列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备开展党性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建立戍边文化教育基地,将边境沿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深层次的资源整合,形成连片式、区域化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实践基地,可以解决以往点式现场教学的单一性和吸引力不强的问题,通过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实物复刻等形式,将爱国戍边精神具体化、形象化,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创新吉木乃戍边精神宣传方式。要广泛开展“爱祖国、游家乡”学习体验教育,组织各级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农牧民群众广泛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宣传护边员爱国感恩守边的典型事迹,激励和引导广大边民增强爱国戍边、守土有责、护边光荣意识。组织各族群众、各行各业群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各族群众崇尚文明、友好向善。要坚持从孩子抓起,积极推进戍边文化进校园。要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更好地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要支持社会各类文艺创作,引导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反映吉木乃县和谐稳定、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历史文化的优秀作品,繁荣文化成果,讲述吉木乃故事,增强各族群众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各族群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要积极开发边城红色旅游产业链,促进戍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吉木乃戍边精神焕发出时代光彩。
在吉木乃县,爱国戍边是激昂的主旋律,感恩奋斗是激励全县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吉木乃县各族干部群众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围绕戍边精神传承,筑牢边境防线,发挥地缘优势,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发扬戍边精神的根本动力,努力建设更加平安美丽幸福的吉木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参考文献:[1]《新疆通志·气象卷》,1996年出版;[2]《吉木乃县志》第二编“自然环境”;[3]《吉木乃县大事记》,吉木乃县档案馆;[4]《吉木乃县志》第十三编“政党群团”;[5]《吉木乃县志》第十七编“民政劳动人事”;[6]汇法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哈国界的协定》https://www.lawxp.com/statute/s1010562.html;[7]《中国共产党吉木乃县历史大事记(1949—1999年)》:[8]吉木乃县2021年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