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动对口援疆工作 深化医疗卫生改革
扎实推动对口援疆工作,深化医疗卫生改革
青河县委副书记 杨易军
针对青河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运行情况,着眼查找自身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和深入反思。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始终围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目标,坚持用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方法,解决突出矛盾,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健康权益。人民的期盼在升腾,党中央的部署在提速,作为新时代的援疆干部,结合自己分管领域的工作,服务好、保障好受援地人民群众以健康生活来享受稳定所释放的红利是最基本的初心,是确保青河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拓展深化
一是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实施。从2016年1月5日起,在青河县医院推行药品(中药饮片除外)零差率销售,执行医疗服务调整价格。截止目前,共让利药品加成780万元。二是住院患者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全面推行。从2018年5月22日起在青河县医院全面推行住院患者“先诊疗、后结算”诊疗服务模式。截止目前,青河县受益群众达6284人次,免收住院押金1256.8万元。三是临床专科建设不断加强。县人民医院新建专科有血透室、儿科。援疆医务工作者,从受援地医疗短板出发,先后帮助县医院建立中医康复科、ICU急救中心等业务科室,并成功实施青河县首例急诊腹腔镜切除、乙状结肠肠梗阻肠扭转复位等手术,填补了该院16项技术空白。四是医疗机构监管力度持续加强。持续开展医疗乱象主题活动,严格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县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达146个,路径管理人数占出院总人数的90.6%,达到标准。五是基层卫生院条件得到改善。在自治区率先实施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自2011年起累计投入820万元,对全县5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完成8个镇卫生院取暖,投资786万元新建阿格达拉卫生院业务用房2880平方米及附属设施建设,新建46个标准化农村卫生室,在全地区达到行政村卫生室100%全覆盖。
(二)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一是2019年青河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1.3万人,城乡居民参保4.9万人,医疗保险参保共计6.2万人,参保率达100%。人均筹资标准达880元。城镇职工按照年人均26元的标准,城乡居民按照年人均56.5元的标准,城乡居民可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二是为解决参保群众身患重大疾病且无力支付住院押金的问题,解决城乡居民看不起病、看不上病的难题。阿勒泰地区统一设立《大病救急周转基金管理办法》,地区行署、县(市)负责筹集,青河县筹集100万元。三是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保障医疗保险门诊慢病患者用药需求,妥善解决医保患者用药的可及性、便捷性问题,7月3日县域内8所乡镇卫生院已全部购进常见的22种慢病药品,改变了以往各乡镇慢病患者需前往县人民医院购买慢病药品,而且每次不得超过7天的处方量。
(三)分级诊疗制度正在落实
一是强化医联体建设。按照“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捆绑式发展理念,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与8家乡镇卫生院组成“紧密型”医共体,着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二是充分发挥医保政策作用。将镇卫生院城乡居民医保补偿比例提高到90%,并完善转诊转院政策。三是加快推进城乡居民签约服务。家庭医生健康签约服务工作的办理签约率一般人群达到30%以上,贫困户、五保户达到100%,做到贫困户、五保户和失独家庭签约服务全覆盖,截止9月30日,手机APP签约12024人、签约率24.7%,纸质版签约41756人,贫困户已全部签约。同时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组成贫困户家庭签约服务团,形成了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就医格局。援疆医疗工作队,奔赴边远乡镇开展义诊,发放保健手册、常规药品,面对面进行医疗救治、健康指导。截至目前,全民体检工作在9月30日已全面完成,体检率100%,投入资金87.5万元,已全部录入基本公共卫生系统和学生体检系统。
(四)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投资100余万元完成了县域内“互联网+医疗健康”县乡一体化远程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和教育培训等活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节省群众就医成本。援疆医疗专家还与基层医务人员沟通交流业务知识,搭建起信息共享平台。投入440余万元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居民建立动态更新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医疗成本。
(五)青河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投入使用
为改善县域医疗卫生环境,黑龙江省投入援疆资金1.9亿元新建人民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功能设置布局与流程,力求做到最合理。科室设置齐全,并规划开放床位270张。青河县人民医院是青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和工伤事故保险定点医院,承担青河县6.73万各族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任务。
三、存在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等问题,致力于实现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调研发现我县当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医疗卫生资源较为分散。我县人口少,地域大,却只有1家公立医院,1家民营医院,医药卫生人才有限,再加上设备分散管理使用不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效率低下。
(二)医药管理体制改革不够深入。如人员编制、职称评定、薪酬待遇等方面管理不够灵活,不能反映医疗卫生的行业特点和我县实际,不利于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医疗信息化建设滞后,分级诊疗工作推进乏力。还未实现县、乡、村卫生信息互联互通、业务联动协同、医疗服务动态监管。
(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跟不上人民群众就医的需求。一是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部分农牧民开始不断向县城集聚,县城医药卫生服务能力亟待提高。二是儿科、产科、传染病科等科室建设相当薄弱,二孩政策放开后,这些薄弱科室压力更大。儿科床位数达不到标准,儿科医生人手不齐,且招不来、留不住的现象存在。遇到流感时期,儿科医生常常超负荷工作。有时会出现等候的现象,不方便群众就诊。三是公共卫生项目在不断拓展,如CT等项目由于设备陈旧、设备不足、人员不足,无法开展正常的医疗服务,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五)医疗卫生人才明显短缺。一是县医院编制少,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有些脱节,因受编制政策限制,引进高学历人才极为困难。二是医院近几年人才引进不足,人才队伍层次不合理,存在断层现象。ICU重点卫生服务建设运行以来,医护人员短缺,收治病人受限。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招不来、留不住”问题突出。由于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低等原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工资收入,普遍低于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同等资历人员。而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的医务人员,因工作调动、五险一金、房贷办理等方面待遇,与正式在编的医务人员存在一定的差别,故其归属感和安全感不强。由于招聘条件、程序繁琐等原因,影响了各类卫生人员下基层的意愿。基层卫生院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更为严重,大部分卫生院仅1名执业医师,有的甚至没有,整个基层医疗队伍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群众需求。
四、意见建议
(一)整合完善医疗卫生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落实村卫生室补助政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县域内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让之前“各自为政”的医疗机构拧成一股绳,才能最大化发挥医疗资源价值,快速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保障医联体顺畅地运转,加快调整运营机制、分配机制、人员流动等细节方面。二是整合县级医院现有的检查检验、消毒供应中心等资源,向乡镇卫生院开放,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探索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机构和血液净化机构,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二)增强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卫生健康大会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们要站在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来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推动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要推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理清政府与公立医院的权责关系,推进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真正赋予公立医院管理自主权。二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对人员的编制、职称、薪酬等制度进行改革试点,以点带面,以试促改,探索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体现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编制、职称和薪酬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双向转诊纳入绩效考核平均住院日、三四类手术占比、下转率等指标纳入牵头医院绩效考核,上转病人跟踪负责纳入对乡镇卫生院责任人绩效考核。
(三)加强对信息化一体平台的建设,着力提升分级诊疗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一是加快统一信息系统医共体内部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运营管理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建立远程会诊和影像、心电等远程诊断中心,远程协作、资源共享,信息系统统一运营维护,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二是要强化宣传引导。要做好对医改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合理引导群众预期,提高群众对医改政策的知晓率和支持率,为改革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是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以及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确保转诊信息畅通。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鼓励医院向乡镇卫生院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和培训等服务,鼓励探索“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有效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
(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补好医疗卫生人才短缺的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使“病遇良医”的群众诉求得到呼应。由于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因其专业性较强等特点,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不加重视,将造成医药人才断档,在多年内难以缓解。一是要注重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高素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改变人才队伍知识结构,大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二是要加强儿科、妇产科、传染病科等薄弱学科建设,在评价机制和薪酬待遇等方面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医药卫生服务能力。三是要加强下沉医务人员的补助、奖励制定并落实医共体医疗服务收入结算与分配办法,下沉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合理切块用于牵头医院下沉医务人员的补助、奖励;或将基层医疗机构业务增量部分的3-5%用于牵头医院下沉医务人员的补助、奖励。不断强化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使执业医师愿意下基层,着力让基层百姓得到实惠。四是通过基层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生定向培养、提升基层在岗医师学历层次等方式,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逐步向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过渡,实现县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加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和管理,规范培养内容和方法,提高全科医生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发挥全科医生是各族人民群众健康“守门人”作用。建立全科医生激励机制,在绩效工资分配、岗位设置、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全科医生倾斜。加强康复治疗师、护理人员等专业人员培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
(五)完善“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结合县情实际要进一步统筹“三医”联动,发挥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医保基金收支预算,完善医保总额预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医疗成本。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服务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的监管,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医保绩效优化。通过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强费用控制等手段,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向下转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主动承担疑难复杂疾病患者诊疗服务。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向签约服务的医务人员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