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草业发展 为推进农区养畜打牢基础
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草业发展
为推进农区养畜打牢基础
青河县政府副县长 海拉提·吾拉孜别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要求,做到“三个不能”“三个坚定不移”,本人紧紧围绕“加快草业发展”,通过召开座谈会、与基层畜牧工作者和牧民交谈、实地走访等形式,形成调研工作报告如下:
一、发展饲草料种植的重要意义
从全县草场情况来看,北部山区草情好,以植被为主,出草率高且草质较好,南部以丘陵、平原及沙漠为主,出草率较低,牧民基本上依靠自然放牧来从事畜牧业生产。2019年,青河县人工饲草料种植面积为14.8万亩,其中,饲料玉米2.3万亩,干料亩产量为650公斤,青贮玉米4.08万亩,亩产量为5.7吨,苜蓿8.42万亩,干草亩产量为425公斤。现有人工打草场8.2万亩,干草亩产量285公斤,天然打草场2361万亩,覆盖率提高至48.6%。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同比增长约1倍,产量为30万吨,同比去年增长100%。但相对于2018年牲畜33.99万头只(折合73.37万只标准羊单位)存栏量对饲草料的需求量来看,青贮饲料供给严重不足,所以大力发展饲草料种植业,对青河县农区畜牧业养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饲草料保障。发展农区畜牧业,大力实施牲畜短期异地育肥,不仅有效减轻了牧区牲畜饲养的负荷,减轻草场压力,而且促进了农牧结合,优化了畜群结构,提高了种养业经济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和资金投入不足。尽管有“粮改饲”耕地保护等补贴,但与农作物补贴标准范围及农田配套设施建设相比,投入严重不足,覆盖面小,导致农牧民种植人工饲草料地积极性普遍不高,各种配套项目建设标准低、规模小,无法集中连片,难以发挥规模效应。饲草料种植单产底,当地农牧民思想意识已有科学养畜的认识,但在种植过程不能科学搭配,依旧粗放式经营。
(二)牧草种植比较效益优势不足。饲草料种植受气候、市场及牲畜价格的影响极大,草产品的价格变化幅度很大,与种植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相比,农区牧草种植所用耕地多为低产田,而且前期投入资金量较大,资金回收周期较长,经济效益显现较慢,开发过程中还会面临低品质草,“有草无市”和“有草无价”等诸多风险;其次,经过对阿热勒镇乔夏村、拉斯特村的调研走访,发现我县草产品市场相比于农产品市场缺乏规范管理,种饲草料的牧民群众,文化水平较低、国语水平较差,缺少资金和相应的种植技术,且思想较为落后,如:亩产量为5.7吨的青贮玉米种植4.08万亩,而亩产量为425公斤的苜蓿种植却为8.42万亩,通过数据可以分析出牧民对营养丰富、适口性好、亩产量高的青贮玉米种植抵触心理较大,而热衷于以往种植亩产量较低的苜蓿,且饲草料种植地相较于其他经济作物种植田地,管理缺乏精细化、较为随意,导致产量不高、质量不佳,如果大面积种植青贮玉米,将为青河县缓解农区畜牧养殖冬季饲草料储备不足的压力。
(三)饲草料种植收获加工机械化程度不高。近些年来自治区农机部门不断加强畜牧业机械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引进、研发、示范及推广,通过牧草松土补播机、牧草圆捆机、方捆机、青贮玉米收获机、割草压扁机等推广应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但我县饲草料种植收割及加工机械化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常规耕作运输机械多;收获专用和高性能机械少;收获和加工环节机械化程度低。缺少大型专用牧草收获机械是影响青河县牧草产品质量重要因素之一。
(四)饲草料产业发展滞后。虽然青河县农区饲草料产业已初见雏形,但饲草料生产规模小,加工能力弱,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组织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低,技术服务跟不上,市场体系不健全,缺乏产品质量标准等问题较为突出。青河县人工饲草料种植面积为14.8万亩,但大多零散分布,以牧民冬季自用为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且种植牧草品种单一、管理和建设等方面技术手段较为落后、开发成本相对较高,组织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低,还未形成“产销对接、利益联结”机制。
(五)草原保护不到位。青河县草原所处海拔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的生态条件,限制了牧草的生长发育,每年牧草生长期仅5个月左右,加之近年来,基础设备配套不完善,草原没有充足的水源,造成较大面积的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致使牧草产量和质量下降,有限的草原面积逐年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发展。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变生产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一转双赢”,坚持不懈地落实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基本草原保护“三项基本制度”,着力加强基础建设、加快畜种改良、改善饲养管理、实施牧民定居“四项重点措施”,建立起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的长效机制。
(二)进一步优化“粮、经、饲、草”四元种植结构。充分利用青河县区域环境和草地资源优势,选择草畜矛盾突出、水土光热资源条件具备、容易建成见效的区域,大力发展人工草地,实施草地治本改良,大幅提高草原生产力水平,满足牲畜冬季舍饲的需要。农区结合优质农产品开发和优势畜产品产业带建设,大力推进农牧结合,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同时利用好低产田、退耕地、田间副林带、房前屋后扩大饲草饲料生产,促进草田轮作和“三元”种植结构形成。继续推进优草优畜战略,积极推广牧草良种、种植良法、饲喂良效。积极推广秸秆养畜技术,普及青贮、微贮、氯化等秸秆综合加工调制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
(四)大力推动青贮玉米产业化发展。今年青河县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为4.08万亩,亩产量5.7吨,针对青贮玉米单产高,营养价值好的优势,结合青河县农区养畜冬季饲草料缺口较大的实际,在青河县大力推广青贮玉米种植,是解决饲草饲料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重要途径。要把青贮玉米作为一个产业来抓,作为建设畜牧业饲草料基地、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要按经济规律发展青贮玉米生产,走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把青贮玉米产业做大做强,使青贮玉米产业步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五)加大秸秆饲料的使用效率。青河县今年小麦种植面积为8.29万亩、玉米2.66万亩,种植面积大,秸秆产量较多,也是冬季主要饲草料之一,实践证明,秸秆在秸秆微贮菌的作用下,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最大程度的分解,家畜采食量可随之提高20%左右,据测算,3kg微贮秸秆相当于1kg玉米的营养价值。秸秆饲料具有来源广泛且稳定,加工和调制工艺简便易操作且成本低,饲喂方便等特点,是农区反刍动物冬季补饲必不可少的原料
(六)狠抓草原补奖机制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继续做好已禁牧、草畜平衡草原的封育、载畜平衡核定等工作,切实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一是及时发放补奖资金。在切实做好禁牧、草畜平衡工作的基础上,及时、足额发放草原奖补资金,稳步增加农牧民收入。同时,改变传统的畜牧业养殖方式,大力推广大畜换小畜、舍饲圈养、良种繁育等现代化畜牧业生产方式,扎实推进畜牧业全面发展。二是切实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在及时发放草原奖补资金,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的同时,变被动为主动,切实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为畜牧业持续发展打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