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好审计三支力量 担当好审计职责使命的思考
统筹好审计三支力量担当好审计职责使命的思考
地区审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栗国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当前,面临新时代新形势和当前改革创新需要,地县(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人少事多”的问题,在发挥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监督合力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短板和弱项,亟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国家审计力量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地县(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审计干部服务大局的能力有待提高,发挥参谋助手作用需进一步增强;二是审计干部普遍存在“本领恐慌”,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内部审计力量存在的问题
目前,地县(市)各预算单位和乡镇基本没有设置内审机构,个别预算单位虽设置了内审机构,但内审人员配备不合理,基本是由财务人员或纪检人员兼任,有的身兼多职,人少事多的矛盾同样突出;其次,内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基层内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内审人员科班出身的少,知识结构单一,缺少复合型人才。工作创新不够,不能适应新时期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
(三)社会审计力量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家审计机关主要在政府投资审计方面借助社会审计力量,但社会审计与审计机关的审计理念、操作规范存在差异。审计机关要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以及竣工决算阶段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监督,其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建设程序、加强项目管理、节约建设资金,因而需要按照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实施审计。而社会审计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服务机构,其实施审计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其专业性体现在工程结算审核等技术性工作,对建设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与概算批复、招投标、建设质量以及投资效益等方面往往关注较少。再者审计风险明显增加。政府投资审计具有专业性强、审计环节多、审计事项复杂、计算量大等特点,如果协审人员采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不恰当,或者错误地判断了某一审计事项,则很容易作出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审计结论。由于受到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制约,协审人员容易对工程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只就事论事,不作深层次的分析审查和必要的延伸审计。此外,还有部分社会审计没有采用审计机关统一规范的文书格式,不重视审计资料的归结,如审计取证材料不全、工作底稿不完整、原始记录缺失等。
二、改进措施
(一)不断增强审计干部履职能力
审计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时刻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以钉钉子精神抓整改落实,为审计事业夯实基础。
一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地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把讲政治贯穿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
二要切实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学习研究和实践锻炼,拓宽宏观视野,围绕中心工作,增强政策把握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和服务大局的能力。增强依法审计的能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开展审计工作,厚积履职尽责的知识储备,在审计实战中提升业务能力。增强开拓创新的能力,主动研究新形势给审计带来的新变化,用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解决新问题。
(二)努力发挥审计监督三支队伍合力
1.健全组织领导,加强对内审、社会审计工作统筹
基层审计机关要加强组织领导,一要高度重视内审工作,积极推进内审机构建设,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规划、年度审计计划、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整改和队伍建设等重要事项的管理,及时研究解决内审单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指导内审单位成立内部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科学合理的配备审计人员,把政治思想强,业务素质精的人员安排在内审岗位。按照年度内审工作计划,狠抓工作落实。二要加强对社会审计的管理。接受委托项目后,基层审计机关应该与其签订《委托审计协议书》,并在委托合同内提出审计事项、内容、时限、质量、纪律等具体要求,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对违约追究和风险承担的连带责任等法律关系进行具体约定,要求受委托社会审计在审计实施中严格按照国家审计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审计,并对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有效性向审计机关负责,确保审计质量;审计机关负责审计质量的监督,对受委托社会审计的审计结果进行抽审,抽审误差不能高于协议签订承诺的误差率,审计质量、审计时间达不到协议要求的扣减审计费,并严格追究责任。
2.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内审人员和社会审计人员素质
一是举办各类审计业务培训班。采取“以会代训”、“送教上门”、“送出去”等多种形式,提高内审人员和社会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聘请业务骨干和专家授课,在培训课程设置上,要切合基层单位实际,授课内容突出经验介绍,传授审计方法,加强审计案例和审计实务操作的分析探讨。二是组织专题现场座谈会,总结各单位年度内审工作、社会审计机构开展情况,梳理存在的问题,交流开展经验,收集建议意见。通过大家相互学习,互相借鉴,探索开展审计的新思路、新方法,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提升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三是加强理论研究。鼓励内审人员、社会审计人员平时勤思考、善总结、常积累、多动笔,从实践中提炼好的经验做法,结合单位实际撰写理论文章和工作信息,提高文字能力和业务水平。
- 加强制度建设和绩效考核
围绕内审机构、社会审计参与审计工作、组织管理、工作质量、执行审计纪律情况等严格依照《审计准则》规范各项审计活动、审计业务;二是建立日常工作沟通机制。在开展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过程中,搭建内审及社会审计沟通交流平台,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及时协调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政策层面加强指导,答疑解惑。加强机关部门协调,为内审及社会审计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并建立考核办法,实施量化考核,从制度上约束内审机构、中介机构参与政府审计的行为,将违规问题披露情况、财政资金节约比率均纳入绩效考核范围,鼓励和引导内审机构、中介机构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合力。
4.加强指导,提升三支力量审计效能
一是基层审计机关要发挥“一盘棋”统领作用,加强对内审机构和社会审计的服务指导。结合当地实际,着力转变审计理念,既要统筹好内审机构与社会审计机构力量,分解好审计任务;又要在审计项目上,将本级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分层次、分类别,按照轻重缓急,逐步实施,做到审计工作不失位不偏位。二是着力提升三支力量审计层次。推动审计定位、审计思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提档升级,在完成规定的基本动作外,注重摆脱过去“蜻蜓点水”式的审计模式,查深查透,确保每一个审计项目都出成果、出经验。三是加强现场指导。立足现有条件,克服人少事多的矛盾。深入内审机构及社会审计机构,加强财经制度政策的宣传培训,提高法律法规意识。到审计一线,了解内审和社会审计项目开展情况,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传帮带。四是基层审计机关要不断规范社会购买服务行为,严格遴选程序,聘请资质过硬的社会审计力量,保证审计质量。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构成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三驾马车”,基层审计机关要驾驭好监督体系这“三驾马车”,统筹好这三支力量形成审计监督合力,就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重要讲话中要求要加强对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充分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这是新时代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和社会审计发展的根本遵循。新时代的审计,承担着历史使命,围绕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做好“经济体检”工作,既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忠诚担当、履职尽责。对此,应当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围绕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审计监督体系,推进三支力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共同构成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三者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密切协调、缺一不可。基层审计机关就要通过整合内部审计资源、统筹社会审计力量、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实现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优势互补,减少审计监督盲区,着力拓展审计监督深度和广度。
(二)统筹三支监督力量,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
基层审计机关要充分发挥好审计机关、内审机构、社会审计三支监督力量,统筹谋划工作布局,优化审计资源配置。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中心,突出目标导向和成果导向,集中力量开展好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审计,尤其是对那些单位规模大,项目多,资金量大,常年未审的单位进行重点关注,重点部署、重点安排。通过创新审计方法,优化组织方式,突出审计重点,努力实现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消除审计监督盲区。发挥好内审与社会审计生力军作用,积极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强化大数据审计思维,增强大数据审计能力,综合运用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方式,提升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监督效能。科学规划,统筹协调,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整合开展战略规划、财政财务收支、经济责任等审计项目,积极探索融合式、“1+N”等审计组织方式,努力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积极推进跨层级、跨区域审计或专项审计,做好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成果质量和层次。坚持新发展理念,合理统筹社会审计和企事业单位内审机构人员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充实审计力量,提高审计工作质效,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更加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三)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审计队伍,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当前,面临新要求新挑战,基层审计机关既要统筹好三支审计监督力量,构建起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审计培训体系,不断完善三支审计队伍的人员知识结构,提升政治能力、服务大局能力、专业能力、宏观政策研究能力和审计信息化能力,破除“本领恐慌”,防范审计风险,也要带领好三支审计监督力量,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要求,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还要加强作风建设。以干为根本,通过选树担当作为典型,为实干者撑腰,引导和鼓励各支审计监督力量的审计人员“真审计”“严审计”,弘扬“求真”审计文化。更要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各支审计人员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诱惑风险始终存在,腐蚀“围猎”始终存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须臾不可放松。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要坚持有纪必执、违纪必查,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及审计“四严禁”“八不准”,保证各项纪律的刚性约束,切实让纪律和规矩“带电”“生威”。各支审计力量要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审计队伍,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