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赤诚之心 投身乡村振兴新征程
——阿勒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培训班综述阿勒泰新闻网讯(通讯员 魏志源)“41名学员,7天学习,5场专题授课,7场现场教学,6场交流研讨。”11月23日至29日,阿勒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培训班在贵州省安顺市委党校成功举办。来自地县的41名“访惠聚”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通过理论学习、现场观摩、座谈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乡村振兴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名师解惑带着问题学
培训班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等内容精心设置课程。课堂上老师们讲得深入浅出、丰富生动,学员们听得全神贯注、深受启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篇大文章。安顺市委党校教育长、副教授吴宏才结合安顺市实际,从不同角度对脱贫攻坚与农业产业革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内容进行讲解。学员们对有疑惑的知识点现场进行提问,老师精准把脉“三农”问题,为学员们一一剖析解答。
“老师讲的都是干货、硬货,这就是一次醍醐灌顶的思想升华,也是一次思想上的饕餮大餐。”布尔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驻阔斯特克镇克孜勒乌英克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闫跃杰说。
走进现场联系实际学
连日来,培训班学员深入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秀水村、浪塘村、大坝村、焦家村、阿歪寨村等地进行现场学习,看发展、听介绍、寻良方,力求学懂、学深、学透。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塘约村是近年来涌现出的脱贫攻坚典型村寨,2014年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水冲刷了塘约村,使本来就贫困的山村一夜之间一贫如洗,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带领村“两委”班子及全体村民艰苦探索,以“三权促三变”将村里田、地、山林等资源进行确权后,建立“村社合一”的发展模式,经过短短三年时间,就让一个空壳村变成了村集体经济达200多万元的小康村。
乡贤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灵魂,振兴乡村文明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在秀水村长大的企业家王伟带领兴伟集团坚持崇德向善的发展理念,注资3.7亿元启动了生态旅游观光项目,以开发旅游为主线建设新农村,打造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园区。创新提出“人头股、土地股、笑益股、孝亲股、发展股”的秀水五股模式。让全村老百姓当股民,集团帮扶不留一份股份,不要一分效益,所有投资及建设成果全部无私献给秀水群众共享,企业不图回报,只求反哺村民、奉献社会。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走进西秀区大坝村,沿路的楼房错落有致,村道干净整洁,放眼望去,大坝村刺梨果酒厂格外引人注目,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洗瓶、消毒、灌装、贴标、装箱……该村以金刺梨产业为抓手,形成了种植养殖、金刺梨深加工、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探索出一条“产业独特、环境宜居、乡风文明、群众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福海县医疗保障局驻齐干吉迭乡干博列克托别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金思古丽·克恩思汗说:“塘约村的典型经验和做法顺应时代潮流和群众意愿,走出了一条富民兴村的新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思想碰撞深入思考学
“塘约村的‘红九条’‘黑名单’,还有村干部的‘驾照式’管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调动干部精神动力,激发老百姓的内生动力。”每天晚上八点,都是一次次思想交流和碰撞。
学而有思,学以致用。本次培训,学员充分利用晚上的课余时间,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围绕主题,结合所学所看和岗位职责展开“头脑风暴”,提问题、揭短板、找对策、谈措施。
阿勒泰市融媒体中心驻640台地毕依克哈巴克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姚晓英说:“焦家村在村支书的带领下,让整个班子强起来,村里发展了韭黄产业,让村民的收入翻了几倍,也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在党建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精细化,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一场场、一幕幕,你来我往,精彩纷呈。对标先进、解放思想、明确路径、理清思路,创新发展,提振信心,引起大家的共鸣。
短暂的行程,丰富的教学,让学员们收获满满。学员们一致认为,这次培训有高度、有深度,让人耳目一新,对实际工作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相信这次安顺之行,必将为阿勒泰地区乡村振兴掀开崭新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