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美阿勒泰,扬帆又起航
阿勒泰新闻网讯(通讯员 魏志源 丁静 刘小兵 周瑞)今年,我区各地各驻村工作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聚焦总目标,扎实推进“访惠聚”驻村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
自治区“访惠聚”办公室已连续几年开展“小编走基层·地州市专辑”活动。小编在深入基层中练就强劲脚力,在洞察生活中练就敏锐眼力,在勤学深思中练就过硬脑力,在书写时代中练就不凡笔力。通过刊发专辑,集中展示各地州市“访惠聚”驻村工作的典型经验、特色亮点、感人故事及取得的成效。本周为您推出的是——阿勒泰地区专辑。
党建引领风帆正长风破浪再起航
“村级队伍建强了,村里环境变美了,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了……”这都是阿勒泰地区“访惠聚”驻村工作带来的新气象、新收获。
2020年,阿勒泰地区540支“访惠聚”驻村(社区)工作队、2199名工作队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阿勒泰地委的决策部署,在落实“1+2+5”重点任务上抓推进、求突破,以党建引领聚合力,守初心、担使命,持续推动“访惠聚”驻村工作再谱新篇章。
党建引领夯实“主阵地”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阿勒泰地区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固本之举,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结合地区实际,制定《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以县市为主体,在各工作队的配合下,完成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工作,坚持村党组织书记凡动必备、动态增补,明确研判、动议、联审、公示等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四个步骤,确保村党组织书记“一选一个准、个个过得硬”。
“现在工作起来不仅心中有想法、手中也有办法,办起事来效率更高了。”喀纳斯景区禾木哈纳斯乡哈纳斯村党支部书记阿依丁别克·哈米提感慨地说。

各工作队注重在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中培养锻炼村级储备后备力量。通过与现任村干部混合编组、工作队员结对帮带、跨村挂职锻炼等方式,确保每村至少1—2名村级储备后备力量。
马海强是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也斯克库木村的养殖大户,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村工作队的引导帮助下,担任村党支部委员后积极传授科学养殖方面的经验做法,带动52户村民发展牛羊养殖、育肥,户均增收5万元。
“只要你对本村发展有思路、解决问题有举措、个人实力够‘硬核’,就能像马海强一样成为村级储备后备力量的最佳人选。”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姬瑞鹏说。
人选出来了,还得练就过硬的本领。各工作队结合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按照“地区抓示范、县市抓重点、乡镇抓兜底”模式,精心打造可可托海“两弹一星”“中苏航运码头”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扎实推进基层干部培训。
为消除牧区管理服务盲点,把阿勒泰地区这道风景线打造的更加“靓丽”,各工作队针对牧区地处偏远、地域面积广、边境线长、牧业点多、牧民居住分散的实际,按照“集中连片、居住相邻、灵活设置、利于作用发挥”的原则,通过网格化管理,延伸组织触角。探索推行由乡镇分管牧业领导、工作队员、村干部、结亲干部组成的“牧业专班”,通过跟牧伴牧,精织细补牧区党建和群众工作薄弱环节。

2019年10月,阿勒泰市萨尔胡松乡散德克库木村牧民阿达勒·达克麦在蒙克叶夏牧场骑马时不慎摔了下来,导致腿部多处骨折。市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得知情况后,立即和“牧业专班”成员一起商议,最后抬担架步行3公里山路,把阿达勒从山上转移下来送进医院救治。
“自从有了牧业专班,我们的转场生活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我们有什么困难都找他们帮忙,还能及时了解党的惠民政策,健康体检也不用下山了,真是太方便了。”阿达勒说。
“要不是他们,我这蜜瓜不可能这么快收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眼看着12亩地的蜜瓜进入采摘期,因缺少劳动力,布尔津县窝依莫克镇托库木特村村民李刚心急如焚,当10余名党员干部出现在地头时,他感动得湿了眼眶。
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阿勒泰地区各工作队始终站在服务群众最前沿,组建由工作队员、村干部、党员组成的500余支志愿服务队,帮助村民消毒防疫、跑腿代购、纾困解难,集结“志愿红”,温暖一座城。
典型引路唱响“共赢曲”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阿勒泰地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纳入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考核范围,构建起县市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抓的责任体系,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富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驻喀拉通克镇克孜勒库都克村工作队结合阿勒泰地区全域旅游发展布局,依托城郊地缘优势,开展“党员先锋队”等党员亮身份活动,将农牧民群众组织起来,通过“党建+”特色旅游,推行“党支部+公司+协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马路经济、旅游经济,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今年,工作队和村“两委”立足长远谋发展,通过“提质、再造”推动旅游业升级提档,使旅游富民道路越走越稳。

像克孜勒库都克村这样,阿勒泰地区依托党建引领,推动基层党组织走上前台、主动作为,引导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组织群众灵活运用资源、资产、资金等创办各类村级合作社635个,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目前,全地区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65%,其中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0%,并相继涌现100万元以上的富裕村。空壳村彻底清零,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样板。
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为畅通果蔬销售渠道,阿勒泰地区各工作队还积极对接当地农产品销售企业,借助电商平台,通过“公司+农户+市场”“线上预定+线下配单”等模式,与菜农签订收购合同,由公司统一调配、采购和运输,在不影响村民收入的同时,保障城乡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
梧桐叶茂凤来栖。布尔津县也格孜托别乡克孜勒加尔村由过去的一个牧业村,发展为如今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靠的是党和政府“能人兴村”工程,使村子大变样、村民乐开怀。近年来,克孜勒加尔村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驻村工作队的统筹下,通过阿勒泰地区“能人兴村”工程,依托村党支部,按照“企业+村民”的模式,引进退休企业家,投资2000万元发展水产养殖、休闲观光、民宿餐饮等,带动周边100多户村民实现就业增收,使克孜勒加尔村发生美丽蝶变。
像克孜勒加尔村这样,阿勒泰地区各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党建引领,引导懂技术、会经营、擅管理的返乡创业人才、老党员等加入“乡才智库”,通过筑巢引凤、机制激励等措施,充分发挥“能人”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助力脱贫攻坚、蓄力乡村振兴。

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切格斯加依勒玛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土地沙化、人均耕地少,县应急管理局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依托该村地处国家5A级景区白沙湖和4A级景区五彩滩之间的区位优势,探索“特色中草药种植+观赏花卉助力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通过党员带头示范,村民纷纷种植中草药和观赏花卉,打造“千里花海”工程,闯出一条致富增收的新路子,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稳步增收。
凝心聚力办好“群众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阿勒泰地区各工作队围绕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回应群众呼声,着力解决困难诉求,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各族群众的心坎上。
“我要一袋米,还要两个皮牙子”“我要一瓶酱油、一把芹菜和菠菜”……在青河县青河镇文化南路社区“便民服务”微信群里,居民将生活所需发至群里,由青河县纪委监委驻社区工作队和小区党员干部集中购买,再依次配送到居民家门口,他们忙碌的身影,保障了群众正常生活需求。

彼有真情在,我有赤诚心。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阿勒泰地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四级疫情防控体系,在小区建立临时党支部、在楼栋里设立临时党小组的社区治理新模式,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到位。同时,各级机关单位党员干部踊跃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对接群众所急所需,在战疫中践行初心和使命,共同构筑起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实防线。
“艾力就像我的亲兄弟一样,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相信只要好好干,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提起阿勒泰市财政局驻红墩镇阔克萨孜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艾力·玉素甫,村民阿布德热合曼·卡玛力的言语间满是感动。

用真情和行动浇灌的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阿勒泰地区持续深入推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各工作队通过宣传民族团结典型事迹、参观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等多种途径,教育引导广大各族干部群众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

行走在哈巴河县库勒拜镇吾什托别村,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农家庭院鸟语花香……看到村里的变化,村民叶斯肯·波热拜高兴得合不拢嘴。
居住环境关系着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阿勒泰地区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各工作队和村“两委”充分发挥“旗帜”“标杆”作用,组织带领党员干部实施乡村污水治理、垃圾处理、户厕改造,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还涌现出了16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使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吉木乃县推行社区管家APP,目前已有95%的群众加入了社区管家APP,57家共驻共建单位在APP上公开“亮相”,住建、环保、市场监督等9个部门在APP上公开“领责”,通过社区“建码”搭台、群众“扫码”说事、单位“码上”报到,创新党建引领下的群众服务、社会治理新模式。
如今,在金山银水的大地上,“社区管家”“老杨说事点”“居民说事点”“联户议事点”等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阿勒泰做法已深深扎根于基层,各工作队通过“居民说事、干部领事、党员晒事、群众评事”的工作方式,办实事好事2.2万余件,解决群众困难诉求5680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668件,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潮平岸阔风正劲,扬帆起航正逢时。阿勒泰地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员带着任务、带着责任、带着重托,认真履职尽责,以砥砺奋进和栉风沐雨的精神,在保稳定、强基层、办实事、助脱贫、促团结、聚民心等方面绘就阿勒泰地区发展的新画卷。